天天看点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如果不是因为赵高,李斯可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扶苏。但是在赵高的策反下,他改变了主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病得非常严重,就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让他赶紧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诏书已经写好,还没有发出去,秦始皇就驾崩了。由于秦始皇死的时候又没有立太子,于是赵高打起了主意。他先扣留诏书找到胡亥商议,想把皇位传给胡亥,他与胡亥商量以后,胡亥认为没有丞相李斯的同意事情很难成功。于是,赵高找到了李斯。将扣留诏书,立胡亥的事情告诉了李斯。赵高见到李斯,想拉拢他,告诉了李斯实情说:“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你看这事该怎么办?”李斯听了赵高的华,开始是推辞的,不愿意这么做,于是说:“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这不是做为人臣所应当议论的事!”赵高是有备而来,且了解李斯这个人,说道:“您自己估计一下,和蒙恬相比,谁有本事?谁的功劳更高?谁更谋略深远而不失误?天下百姓更拥戴谁?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其实李斯也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蒙恬,回答说:“在这五个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您为什么这样苛求于我呢?”接下来赵高的这一番话极具杀伤力,真的说到了李斯的心坎里,可以说正中其下怀:“我进入秦宫,管事二十多年,还未曾见过被秦王罢免的丞相功臣,有封爵又可以传给下一代的,结果都是以被杀告终。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这些都是您所知道的。长子扶苏刚毅而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励士人,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担任丞相,很显然,您最终也是不能怀揣通侯之印退职还乡。”赵高停顿一会儿接着说:“胡亥慈悲仁爱,轻视钱财,聪明但不善言辞,竭尽礼节尊重贤士,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可以立为继承人,您考虑一下再决定。”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继位?

其实,赵高的意思很明确了。如果李斯支持立胡亥为秦二世,李斯的爵位可以保持不变,他可以继续做他的丞相,且还能将爵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如果,扶苏即位,那么李斯的地位将不保。且扶苏一旦做了秦二世,就会把李斯换掉,而任用蒙恬做丞相。听赵高这么一说,李斯就改变了注意。如果,立胡亥自己可以官复原职,支持扶苏自己地位不保。身在朝廷无非是想荣华富贵,既然拥立胡亥做皇帝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于是李斯改变了注意,与赵高谋划篡改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其实,李斯是个文人,而赵高是个弄权之人。李斯的确聪明,但是在赵高面前,他就是一个小白。李斯失败就失败在他太聪明,考虑得太多了,所以有句古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