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游记》中,阎王见李世民要行礼,为何李渊要沦落地府街头?

对于人间的帝王权贵,按照古代中国观念,他们死后会如何?

古代中国的生死宇宙观,很大程度受佛教影响——比如轮回、六道,这些观念都源自佛教,甚至大多数人日常提到的阎王,都是印度人。

《西游记》中,阎王见李世民要行礼,为何李渊要沦落地府街头?

按照古代中国的观念,人间的帝王权贵,和寻常百姓,死后的待遇都差不多。比如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南北朝后期,北朝北周武帝忌惮佛教社团势力太大,于是在北周地盘内全面禁止佛教。当时有佛教僧人恐吓北周武帝:声称皇帝如果这样做,那么等他死后,下地狱的时候,地府的差役可不管他在人间是何等富贵。

从这段记载来看,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皇帝和叫花子地位平等。

只是,在小说《西游记》里面,李世民魂入地府的时候,阎王见到李世民,都要对李世民很客气,但是,李世民的父亲——唐朝的高祖皇帝李渊,反而在地府里沦落:按理说都是死去(按:当时没确定李世民有还魂可能)的皇帝,为什么待遇却如此天差地别?

个人认为:

讽刺意义

《西游记》中,阎王见李世民要行礼,为何李渊要沦落地府街头?

在清代小说《聊斋志异》里面,有一个故事叫《席方平》。大概讲的是席方平不满科举舞弊,于是在人间上告,结果上告无门,于是在阴间上告,哪料到舞弊者能买通阴间的鬼神,席方平在人间没斗过人间,在阴间依旧惨败。这个故事其实是想表达公平的稀缺,以及上告无门——毕竟蒲松龄科举不第,因此对舞弊者痛恨的同时又无奈,只好通过文学来嘲讽。

其实李世民入地府前后的遭遇,也有嘲讽含义:比如龙王为了面子改圣旨(干扰行政);龙王可以收买唐太宗莫让魏征杀他(司法行贿);而李世民入地府后,因为有熟人的关系,依旧是“人生赢家”,而李渊因为“关系不到位”,于是混的很惨。

铺垫意义

唐太宗魂入地府这个情节,是为了铺垫《西游记》的主干部分——既唐僧西行,陆续收了三个徒弟,而后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而唐僧因何要取经,这个动机,需要交代明白。

《西游记》中,阎王见李世民要行礼,为何李渊要沦落地府街头?

唐太宗入地府,正是为了铺垫这个细节:既地府里有很多冤魂无法得到超度,需要西天的经书。因此,地府代表神佛建议唐太宗安排僧人去取经。在这个时候,太宗皇帝的身份算是西天的临时“办事员”,并且,西天有求于唐太宗,因此地府需要礼遇唐太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