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让李林甫长居相位19年,仅是因为他是皇亲吗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资治通鉴》

李林甫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一个宰相,他为人表里不一,做官嫉贤妒能,尤其对文人士子的打压更是不遗余力,有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导致唐朝衰败的第一罪臣。但李隆基却对他格外看中,让他当了19年的宰相,这仅仅是因为他也是皇室中人,还是另有别因呢?

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让李林甫长居相位19年,仅是因为他是皇亲吗

好风凭借力,借它上青云

李林甫的祖上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是同宗,所以算是宗亲,不过因为家道中落,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骆驼更认为是他自己不想学),所以最初的职位只是一个宫廷侍卫。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相反他还很有野心。他通过家里的关系(舅父姜皎),巴结上了宰相源乾曜,由此获得了升迁,因为他为人圆滑,而且做事很有手腕,慢慢的他又和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搭上了线。(李隆基因为有武则天的前车之鉴,没有立皇后,所以武惠妃虽然只是妃子,但地位很高。)

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让李林甫长居相位19年,仅是因为他是皇亲吗

仅作为武惠妃的心腹,并不能满足他的目标。他凭借自己“善音律”等一些特殊才艺,很快和武三思的女儿做了好朋友。随后他又通过武三思的女儿搭上了李隆基最崇信的太监高力士(高力士本出于武三思家)。随后他又通过他从高力士口中得到了很多内幕消息,这些消息,有的他自己用,去赢得李隆基的好感,有的他作为人情去拉拢别人,当时的重臣韩休就因为承过他的人情,所以经常在朝堂上扶他一把。

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让李林甫长居相位19年,仅是因为他是皇亲吗

有了三方势力的帮助(韩休在朝堂,高力士在皇帝左右,武惠妃在后宫),李林甫的仕途变得无比顺畅。一路从一个低级军官,慢慢坐上了只有清贵的文官才能坐上的宰相之位。

只求眼前利,不管身后名

在正常情况下,未得利益者往往会反对既得利益者,而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会不遗余力的打压可能影响自己利益的人。当上了宰相的李林甫显然属于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为了保护自己的既的利益,一方面积极拥护李隆基的领导,另一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打压异己的手段。

他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所以他为了防止科班出身的人才未来会影响他的地位,他就在人员选拔上动手脚,使真正有才的人,不能被选入朝廷。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两次受挫,都是受到了李林甫的影响,李林甫一面在源头杜绝人才进入朝廷,一面向李隆基汇报“野无遗贤臣”。

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让李林甫长居相位19年,仅是因为他是皇亲吗

唐朝是以武立国,靠的是武将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所以唐朝建立后,对于武将有很多限制措施,比如要选忠心可靠的人去统领边军,并定期安排这些将领轮换,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将领,不能仅凭军功进入中枢(“

宰相代天治物,有其人然后授,不可以赏功

”《新唐书》),但是此时李隆基有心开疆扩土,有意提拔边将,并且李隆基为了地位稳固,时刻提防诸位皇子。

于是李林甫为了自己的相位稳定,他让边将牛仙客做了宰相(位置在李林甫之下),并让外族人长期统领边军(安禄山就是)。而对于皇子的势力,李林甫也是积极打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冤死在李林甫的手上。李隆基晚年沉迷于后宫,对于政事多交由李林甫,而李林甫为了让李隆基安心后宫,自己能长期独揽大权,他告诫谏官要顺从听命,不能随意上书谏言,对于不听的他就利用权势进行打压。

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让李林甫长居相位19年,仅是因为他是皇亲吗

小结

李隆基在执政的前半程是一代明主,非常有作为,无论见识和能力都非常人能比,李林甫的所做所为,如果不是逢迎李隆基的心意,并得到他的默许,绝不可能如此顺利。所以骆驼认为,李林甫之所以能做19年的宰相,不是因为李林甫的出身,而是他有能力并愿意完成李隆基那些说不出口的意愿,这和清朝的大贪官和珅非常相似。

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让李林甫长居相位19年,仅是因为他是皇亲吗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贪吃的骆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