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的战俘主要是除南朝鲜以外的十六国联军,其中又以美国士兵为主,他们被安排在朝鲜的边境碧潼。
《抗美援朝战地日记》一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节选和汇总如下:
俘虏非常自私,他们脑子里尽是金钱,女人,以及吃喝玩乐。
自己人生病了,他们认为“与我无关”。病号还未死,就把人家物品据为己有。

吃饭,需要绝对平均,大家看着分菜,剩一块肉也要切开分。衣服脏了,没衣服穿,宁愿围个毯子干坐着也不洗脏衣服。
他们身上带许多裸体女人照片,皮肤上刺着龙、花纹、女人。他们偷东西,赌博,用扑克牌赌钱,到处便溺,脏得很。
他们歧视少数民族,轻视黑人。到了战俘营,白人围火取暖,黑人都被挤在一边。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现在他们好多了,新来的俘虏看见老俘虏不顺眼,说他们都变成共产主义者了。老俘虏也看不惯新俘虏的自私自利。
俘虏们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战俘营的生活,能改掉自私自利的毛病?这当然是我志愿军用善良和真诚换来的。
一开始,俘虏对和谈抱着盲目的乐观态度,比利•伊文斯就肯定自己一定会于1951年7月31日释放,他与其他三人立下了有字据的赌约。很显然,他输了!
好多俘虏在笔记本上计算回国后自己该得到的薪金的总数,普遍制定下了回家的计划。
美方拖延破坏和谈,俘虏们由乐观变成了失望,赫吉拉普给他母亲的信上说:“首先我们就不应该到这里来,家乡的人民到底会支持这场战争多久呢?我真希望那儿的和谈代表现在能有所作为,了结这个局势。说句真话吧,如果家里的人们不行动起来,这场战争就会延长到下一个冬天,那么我们能活下来的人就会少得可怜了。”
外俘普遍恐战厌战。赫吉拉普在信中写道:“如果这场战争不爆发,我会坐到家里,但现在他们惦记着我,我也惦记着他们。我相信破坏是战争的最大灾难之一,我厌恶它,我所能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
外俘对我宽待政策的是这样告诉家里人的。沃杰克在信中写道:第二工兵团第三营中了埋伏,我们损失了所有的装备。中国人待我很好,他们把我们隐藏到一个洞里,躲避我们的飞机。
可笑的是,他们得在志愿军的掩护下,躲避他们自己人的飞机。
过各种节日时,俘虏们都把丰盛的菜单详细地记下来,有的还用图画装饰了起来,写家信也少不了这些东西。拉许把感恩节的菜单及文娱节目画给家人时,还在旁边加了一句话:中国志愿军考虑得很周到。
领到烟草他们也高兴得唱歌,把《当我们在一起》的旧歌填了新词,唱道:“当我们领到烟草,烟草,烟草,当我们领到烟草,真快乐无比;啊!你望着我笑嘻嘻,我望着你笑哈哈,当我们领到我们的烟草,快乐无比。”
据1951年冬天被俘的俘虏所说,在前线作战的“联合国军”虽然大家缄口不谈,但都知道志愿军的宽大政策。
英俘对俘虏营的伙食很满意,英俘萨姆尔写给父亲和家人的信上,提到感恩节时说:我们的伙食使你听了都要流口水,后面我要抄一份感恩节的菜单,看你怎么想。我们有肉丝、烤鸭、烤鸡、花卷、肉丸子、炸鸡、煎苹果等,还有酒。
英俘金纳给父母的信上说:我们的伙食对我来说虽然是不太习惯的,然而却是与我们的教员、警卫完全一样的……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接受了可能有的最好的待遇。
有些俘虏穿了棉衣不好意思在街上走,觉得惭愧,因为朝鲜人民穿得那样单薄,他们自己却穿得那么暖和。
04、在俘虏营里,黑人从不受志愿军歧视。
黑人军曹马修士说:我于1950年11月30日被俘。我的右股受了伤,志愿军不仅把我的伤治好了,还把我冻坏了的脚也治好了。我不能行动的时候,是两位志愿军轮流背着我走,他们背上还背着他们的装备。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把俘虏背在背上,难道杀了他不比背上他走好么?如果是一个中国兵不能行动时,美国兵会背着他走吗?我自己会这样做吗?志愿军总是在帮助我,我掏良心自问,我会这样做吗?
我问志愿军“你们为什么这样照顾我们呢”?
他说“因为你们也和我们一样是人民大众,只不过你们是受欺骗而来朝鲜的”。
美俘狄克荪告诉家人:“这些事和我在二次大战中所遭遇的日本警卫所采取的政策多么不同啊!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一种是残暴,侮辱,虐待战俘,另一种却是宽容,仁慈,尊重人类的感情。”
一位美俘把这里的情况跟二次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对待战俘的情形作了比较,他说:“1944年2月22日,我曾经被德军俘虏,当时除衣服以外,所有的东西都被搜刮一空。我在意大利曾经住过4个月,每天喝两次炒大麦水,当做咖啡,吃一片面包,一碗青菜,这就是所有的食物了。住的地方周围有铁丝网,四面架机关枪指着,晚上不能走出房间,否则就要枪毙。后来转到德国以后,按当时的条件讲是没有运输困难的,可是并没有给衣服、烟、糖及其他必需品。
当时的德国政府只允许农人每年杀一头猪,因此吃肉的时候非常少。在夏天的时候,要从早上4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完全听不到正确的消息。德国的卫兵还有特别训练过的猎犬,故意让它伤人,犯了规很容易被枪毙。单单不敬礼就要关7天,只吃面包和水。比起纳粹对待俘虏的态度来,志愿军对我们就像对待来拜访他们的朋友一样。
生病的俘虏们称医生和炊事员为“爸爸桑”,称护士为“妈妈桑”。
美俘卡瑟写给父母的信上说:我病了,被送到一个很好的医院里,吃的是特制的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鸡蛋、水果和各种肉类汤汁。医生每天仔细地检查我们的病情,给我们药吃,并且还给我们有益于健康的劝告。护士们不但服侍我们吃药,还帮助打饭打水,做一切我们不能做的工作,在这样的照顾下,我的身体很快就复原了。
有些俘虏为我们医护人员对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动流泪,有些人出院后还给他们的“爸爸桑”、“妈妈桑”写感激信。
从《抗美援朝战地日记》中的书信中,可以看出,在朝鲜战争中,前线的战干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打赢了敌人。在后方,我方战士用善良、真诚,和热爱和平的精神,通过战俘赢得美国民众的支持,让美国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从而为早日结束战争提供了支持。
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要想被人看得起,总还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抗美援朝战地日记》以凝练的语言,饱满的激情,翔实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现了一场攸关民族兴衰的国运之战。
与其它记录朝鲜战争书籍最大的不同点是:《抗美援朝战地日记》是以普通人的视角,用日记的形式,观察和记录了中朝人民、官兵、以及战俘们的日常见闻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如果你想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朝鲜战争,那么《抗美援朝战地日记》是首选。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入手全套吧!
《抗美援朝战地日记》正版 ¥58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