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志願軍的戰俘主要是除南北韓以外的十六國聯軍,其中又以美國士兵為主,他們被安排在北韓的邊境碧潼。

《抗美援朝戰地日記》一書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節選和彙總如下:

俘虜非常自私,他們腦子裡盡是金錢,女人,以及吃喝玩樂。

自己人生病了,他們認為“與我無關”。病号還未死,就把人家物品據為己有。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吃飯,需要絕對平均,大家看着分菜,剩一塊肉也要切開分。衣服髒了,沒衣服穿,甯願圍個毯子幹坐着也不洗髒衣服。

他們身上帶許多裸體女人照片,皮膚上刺着龍、花紋、女人。他們偷東西,賭博,用撲克牌賭錢,到處便溺,髒得很。

他們歧視少數民族,輕視黑人。到了戰俘營,白人圍火取暖,黑人都被擠在一邊。

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現在他們好多了,新來的俘虜看見老俘虜不順眼,說他們都變成共産主義者了。老俘虜也看不慣新俘虜的自私自利。

俘虜們為什麼經過一段時間戰俘營的生活,能改掉自私自利的毛病?這當然是我志願軍用善良和真誠換來的。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一開始,俘虜對和談抱着盲目的樂觀态度,比利•伊文斯就肯定自己一定會于1951年7月31日釋放,他與其他三人立下了有字據的賭約。很顯然,他輸了!

好多俘虜在筆記本上計算回國後自己該得到的薪金的總數,普遍制定下了回家的計劃。

美方拖延破壞和談,俘虜們由樂觀變成了失望,赫吉拉普給他母親的信上說:“首先我們就不應該到這裡來,家鄉的人民到底會支援這場戰争多久呢?我真希望那兒的和談代表現在能有所作為,了結這個局勢。說句真話吧,如果家裡的人們不行動起來,這場戰争就會延長到下一個冬天,那麼我們能活下來的人就會少得可憐了。”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外俘普遍恐戰厭戰。赫吉拉普在信中寫道:“如果這場戰争不爆發,我會坐到家裡,但現在他們惦記着我,我也惦記着他們。我相信破壞是戰争的最大災難之一,我厭惡它,我所能得到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

外俘對我寬待政策的是這樣告訴家裡人的。沃傑克在信中寫道:第二工兵團第三營中了埋伏,我們損失了所有的裝備。中國人待我很好,他們把我們隐藏到一個洞裡,躲避我們的飛機。

可笑的是,他們得在志願軍的掩護下,躲避他們自己人的飛機。

過各種節日時,俘虜們都把豐盛的菜單詳細地記下來,有的還用圖畫裝飾了起來,寫家信也少不了這些東西。拉許把感恩節的菜單及文娛節目畫給家人時,還在旁邊加了一句話:中國志願軍考慮得很周到。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領到煙草他們也高興​得​唱歌,把《當我們在一起》的舊歌填了新詞,唱道:“當我們領到煙草,煙草,煙草,當我們領到煙草,真快樂無比;啊!你望着我笑嘻嘻,我望着你笑哈哈,當我們領到我們的煙草,快樂無比。”

據1951年冬天被俘的俘虜所說,在前線作戰的“聯合國軍”雖然大家緘口不談,但都知道志願軍的寬大政策。

英俘對俘虜營的夥食很滿意,英俘薩姆爾寫給父親和家人的信上,提到感恩節時說:我們的夥食使你聽了都要流口水,後面我要抄一份感恩節的菜單,看你怎麼想。我們有肉絲、烤鴨、烤雞、花卷、肉丸子、炸雞、煎蘋果等,還有酒。

英俘金納給父母的信上說:我們的夥食對我來說雖然是不太習慣的,然而卻是與我們的教員、警衛完全一樣的……在目前情況下,我們接受了可能有的最好的待遇。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有些俘虜穿了棉衣不好意思在街上走,覺得慚愧,因為北韓人民穿得那樣單薄,他們自己卻穿得那麼暖和。

04、在俘虜營裡,黑人從不受志願軍歧視。

黑人軍曹馬修士說:我于1950年11月30日被俘。我的右股受了傷,志願軍不僅把我的傷治好了,還把我凍壞了的腳也治好了。我不能行動的時候,是兩位志願軍輪流背着我走,他們背上還背着他們的裝備。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把俘虜背在背上,難道殺了他不比背上他走好麼?如果是一個中國兵不能行動時,美國兵會背着他走嗎?我自己會這樣做嗎?志願軍總是在幫助我,我掏良心自問,我會這樣做嗎?

我問志願軍“你們為什麼這樣照顧我們呢”?

他說“因為你們也和我們一樣是人民大衆,隻不過你們是受欺騙而來北韓的”。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美俘狄克荪告訴家人:“這些事和我在二次大戰中所遭遇的日本警衛所采取的政策多麼不同啊!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待遇,一種是殘暴,侮辱,虐待戰俘,另一種卻是寬容,仁慈,尊重人類的感情。”

一位美俘把這裡的情況跟二次大戰中德國法西斯對待戰俘的情形作了比較,他說:“1944年2月22日,我曾經被德軍俘虜,當時除衣服以外,所有的東西都被搜刮一空。我在意大利曾經住過4個月,每天喝兩次炒大麥水,當做咖啡,吃一片面包,一碗青菜,這就是所有的食物了。住的地方周圍有鐵絲網,四面架機關槍指着,晚上不能走出房間,否則就要槍斃。後來轉到德國以後,按當時的條件講是沒有運輸困難的,可是并沒有給衣服、煙、糖及其他必需品。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當時的德國政府隻允許農人每年殺一頭豬,是以吃肉的時候非常少。在夏天的時候,要從早上4點半工作到晚上11點,完全聽不到正确的消息。德國的衛兵還有特别訓練過的獵犬,故意讓它傷人,犯了規很容易被槍斃。單單不敬禮就要關7天,隻吃面包和水。比起納粹對待俘虜的态度來,志願軍對我們就像對待來拜訪他們的朋友一樣。

生病的俘虜們稱醫生和炊事員為“爸爸桑”,稱護士為“媽媽桑”。

美俘卡瑟寫給父母的信上說:我病了,被送到一個很好的醫院裡,吃的是特制的容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雞蛋、水果和各種肉類湯汁。醫生每天仔細地檢查我們的病情,給我們藥吃,并且還給我們有益于健康的勸告。護士們不但服侍我們吃藥,還幫助打飯打水,做一切我們不能​做的​工作,在這樣的照顧下,我的身體很快就複原了。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有些俘虜為我們醫護人員對生命的人道主義精神感動流淚,有些人出院後還給他們的“爸爸桑”、“媽媽桑”寫感激信。

從《抗美援朝戰地日記》中的書信中,可以看出,在北韓戰争中,前線的戰幹憑借着鋼鐵般的意志,打赢了敵人。在後方,我方戰士用善良、真誠,和熱愛和平的精神,通過戰俘赢得美國群眾的支援,讓美國國内反戰情緒日益高漲,進而為早日結束戰争提供了支援。

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要想被人看得起,總還是需要一點精神的,《抗美援朝戰地日記》以凝練的語言,飽滿的激情,翔實的史料,全景式地再現了一場攸關民族興衰的國運之戰。

戰俘們如何評價志願軍?從戰俘們寫的信,還原真實的戰俘營

​​與其它記錄北韓戰争書籍最大的不同點是:《抗美援朝戰地日記》是以普通人的視角,用日記的形式,觀察和記錄了中朝人民、官兵、以及戰俘們的日常見聞及他們的喜怒哀樂。

如果你想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北韓戰争,那麼《抗美援朝戰地日記》是首選。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連結入手全套吧!​

《抗美援朝戰地日記》正版 ¥5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