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流落民间的皇帝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西汉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26年,开创“昭宣中兴”,是历史有名的贤君,更让人称道的是他的传奇经历。

流落民间的皇帝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

坎坷的童年

汉宣帝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刘病已尚在襁褓之时遭遇巫蛊之祸,当时的太子刘据与汉武帝身边太监江充、苏文有嫌隙,恰逢赶上丞相公孙贺一家被诬告使用巫蛊诅咒汉武帝,公孙贺父子被杀;古代人的迷信,加上公孙贺案做引子,朝中上下对于巫蛊之事谈闻色变。武帝身体状态欠佳,临幸甘泉宫养病,江充趁机向武帝进言:皇帝病重是宫中有人行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武帝疑心,派江充查处,江充得武帝口谕,大权在握,滥用职权诬陷太子刘据,刘据本想面见父皇据理力争,可江充从中作梗,使得本为父子关系的武帝和刘据不能面对面谈心说话,太子刘据被逼无奈,联合母亲卫子夫取得皇后印绶,调动宫中御林军起兵诛杀江充,江充见情势不可掌控,向武帝假言太子谋反,武帝给予江充调兵遣将权利,太子刘据不敌,兵败拒捕自杀,同时被杀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刘病已的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和姑姑(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太子皇孙的姬妾(家人子)和门客皆被处死,可以说刘据与妻妾一族皆被屠戮殆尽,只有年幼的刘病已幸存下来被丙吉带给女囚收养,由于他生存环境差,致使年幼多病,遂被起名为:刘病已。

刘病已就这样在牢房里度过了自己生命中的前4年,刘病已不到5岁的那一年,汉武帝病重,宫中望气者向武帝禀告: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武帝命人把长安监狱所有犯人名单抄录,无论罪名大小一律抄斩。执行人到刘病已所在监狱时,丙吉闭门不出,声声大喊到:“普通百姓尚不可随意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施刑人无奈,返回宫中向武帝如实回报。此时武帝方知自己有曾孙在世,对于太子冤案以让武帝幡然悔悟,说:“这是上天刻意安排的吧。”因而大赦天下。刘病已因武帝的大赦和邴吉的坚持而得以出狱。大赦天下不久,武帝去世,临终前恢复刘病已的皇室身份,武帝死后,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刘病已被丙吉托付给外祖母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抚养,后又在丙吉的主持下娶许广汉之女许平君为妻,第二年生子刘奭。

武帝临死前立少子刘弗陵为太子,刘弗陵即位时年仅8岁,霍光辅政,汉昭帝在位13年,年仅21岁早薨,生前未留下子嗣。霍光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在位仅27天,荒淫无度,乱汉制度,被霍光废黜。杜延年与丙吉趁机向霍光进言,说武帝曾孙尚在,且年满18、9,熟读经书,知书达礼,面相富贵,可迎立为帝,于是霍光颁布诏书,通告天下,迎立刘病已为帝,刘病已到宗正府斋戒行礼,入未央宫,朝见皇太后,先封为阳武侯,随即群臣奉上玺、绶,刘病已即皇帝位,谒高庙,更名为:刘询,是为汉宣帝。

昭宣中兴

宣帝即位之后,由于他自幼生长于民间,了解民间疾苦和百姓生活的不容易,亲身体察民情,制定和颁布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举措,汉朝的经济发展和国力蒸蒸日上,达到顶峰。同时,在军事上分裂匈奴内部,采取逐一击破策略,积极对匈奴用兵,开疆拓土,汉朝版图空前扩大,并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汉朝的实力在汉宣帝时期达到了强盛。

故剑情深

刘病已即位后,因为许平君身份卑微,朝中大臣又大都想巴结霍光,纷纷请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但刘病已与发妻许光汉夫妻情深,又不愿做被霍光操控的傀儡,遂在立谁为皇后的事情上,暗示群臣,说:“自己落魄时流落民间一把宝剑,很是喜爱和思念”,大臣猜出宣帝用意,迎合皇帝心意,出谋划策迎立许平君为皇后。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从此开始广为流传,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也是痴情皇帝对发妻的承诺,对于当时富有四海的万民之主身上,这份真情难能可贵。

流落民间的皇帝刘病已

皇家至死不渝的爱情—故剑情深

在立皇后的这件事情上,刘病已如愿以偿,但也抵触了以霍光为首的霍氏集团。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女儿为皇后,处心积虑迫害懵懂的许皇后,在许皇后怀有身孕待产生病之时,霍显暗使女医淳于衍在滋补汤药中投进毒药,让许平君生产后服用,许皇后服用后不久毒发逝世。宣帝事后发觉,但无奈霍光权倾朝野,自己身单力薄,无法正面对抗,只能暗自发展积蓄力量。

后来霍光去世,霍光之子霍禹、霍光之妻霍显及其家族成员想乘机作乱反叛,宣帝紧密部署,先发制人,尽诛霍氏族人,皇后霍成君被废自杀而死,一举扫除盘踞汉朝几十年的霍家势力,中央集权重归刘姓,这位痴情皇帝多年之后也为发妻许平君报了仇。

立储风波

刘奭为汉宣帝与发妻许平君之子,刘奭出生数月,刘询即位称帝,双喜临门,后来刘奭生母许平君被毒杀,宣帝仍不忘对许平君的深情,立刘奭为太子,请德才兼备的学者教导他的学业,刘奭幼年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刘询在位时,运用“王霸之术”治理天下,恩威并施;而太子很多时候劝诫父亲,对于大臣太过苛刻严厉,一心崇尚儒学,好文厌武,反对刑法。这与宣帝的治国之策完全背道而驰,宣帝深知治国必须王霸皆用,独用王术儒学治国,必然损害天子威严,致使小人作乱,多次指正和教导太子的想法和理念,但太子坚持儒学治国,羽翼已丰,再也走不回来了。

刘询不经伤叹:“乱我家者,太子焉”,于是数次动了易储念头,可是每每想到落魄之时与发妻许平君相依为命的日子,这位文治武功的长者,逃不掉对爱妻的诺言和偏爱,以及对孙子刘骜的喜爱(刘骜为爷爷宣帝起名,骜意为:千里马,寄托着宣帝对这位皇孙的无限厚望)于是终没有下定决心废黜太子刘奭,刘询去世之后,刘询即位,是为汉元帝,元帝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宣帝刘询对儿子的谶语,一言中的,可谓知之莫如父。

流落民间的皇帝刘病已

刘询为政之道——王霸皆用

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也发生在汉元帝刘奭在位时期。(侧面反映出匈奴实力复苏,汉朝由盛转衰,再次采取和亲政策)

流落民间的皇帝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宣帝与许平君之子)

刘询崩于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王朝,刘询与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并列为拥有庙号仅有的四位皇帝。

刘询在位时,司马迁外孙杨恽向宣帝进献《太史公记》,这本不朽巨作才得以问世,广为流传。

刘询的一生传奇之至,出生时家族遭巫蛊大祸,没有见过亲生父亲母亲的模样,5岁之前在狱中长大,食宿不保,性命堪忧,时得贵人相助恢复皇室身份,天赐良机,得道多助,登基为帝,受制于霍光掣肘,游刃于朝堂之间,发妻被害,隐忍聚势,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后发制人,最后大权在握。深知百姓疾苦,减轻赋税,为政宽简,勤政爱民,改革弊端,远征匈奴,囊括西域,开拓疆土,一举奠定汉朝声名远播的版图。宣帝时期的疆域是西汉、东汉400余年汉朝版图最大,最幅员辽阔的时期。汉宣帝刘询文韬武略,重情重义,爱民如子,无可争议的为一代贤明之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