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不同于宝马搭伙长城推进MINI品牌的电动化转型和落地国产,smart品牌实际上是断代重生般的涅槃,无论是技术,定位,设计风格都是完全重新设定,并且赋予了更大权重的中国基因植入。2020年1月,吉利和奔驰分别出资50%,投资54亿人民币在宁波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并在西安建立生产基地,于2022年投放国产。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奔驰一直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比肩宝马旗下MINI品牌的存在,但自1994年成立以来,smart品牌从未实现盈利,累计亏损高达50亿欧元,这也是奔驰决定彻底重置smart的根本原因。全新的智马达合资体系,奔驰只负责输出设计,而工程化开发,包括技术路线和生产制造,都全部由吉利负责,并且彻底转型纯电动品牌,谋求控制成本和顺应形势。

同平台车型对比:

吉利将充分发挥如今已是家大业大的平台整合优势,接下来将孕育smart的SEA浩瀚纯电架构,吉利就已经宣布至少7个品牌,16款车型正在采用SEA架构进行研发。当然SEA也分为若干个子平台,智马达smart的首款车型代号HX11的小型四门SUV,以及第二款代号HC11的小型四门跨界车型,都是出自专门负责中小型车的SEA-2平台,该平台可以开发轴距范围2650-2900mm的车型,最小电池版本续航可达460公里以上。而在其之下还有一个SEA-E微型车平台,不排除未来smart品牌基于此重新推出双门微轿以承接曾经的经典车型smart for two。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代号HX11的smart的首车正是基于9月慕尼黑车展首发的smart Concept #1概念车打造,已知在同样的SEA-2平台上,还有代号V216的沃尔沃小型电动SUV,量产后可能会定名为XC20;此外还有另一款代号BX1E的同级车型,将列装吉利旗下全新豪华电动车品牌极氪。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竞品车型对比:

虽然smart过去也曾研发过多款车种,但真正上量的也就只有smart for two,如今同级市场已经成了电动微轿的天下,即便是smart进入,也很难将定位和定价,以及销量做上去。因此其首款车型选择了以小型SUV切入,瞄准MINI的COUNTRYMAN作为竞品,而动力又选择了对手暂未涉及的纯电路线,因此两车并不会发挥正面冲突,但可以直接分流倾向新能源的同级车型用户需求。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根据原型概念车的尺寸,smart #1的三围尺寸与MINI COUNTRYMAN非常接近,更长的轴距有利于加大电池布局的空间,同时也能扩大轿厢空间。如今已知量产车型后排座椅可以前后滑动,灵活调整乘客和储物空间。此外得益于原生纯电平台架构,其车头机舱盖下是特斯拉同样的前备箱设计。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如今量产版已经开启路测,并且设计专利图也提前解密了定妆版的设计,外观和内饰几乎都大幅度保留了概念车的设计。大灯依然是连体式结构,但前杠下部不会再设计矩阵光点装饰,改为常规进气口,并新增前视摄像头、ACC雷达和两侧辅助进气口设计。概念车的无B柱对开门设计肯定不现实,量产版回归传统顺开设计,但会保留无框式车门和隐藏式车门拉手,此外后视镜支架也下移到门板变为旗杆式结构。轮毂是低风阻辐条设计,悬架系统则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结构。车尾部分同样保留概念车设计,悬浮式C柱位置会有smart的Logo,尾灯组还能看出与奔驰EQA一脉相承的风格。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内饰的12.3寸中控大屏,简约化的悬浮式中控台,除了方向盘辐条,基本没有实体物理按键存在的设计都延续了下来。磨砂银色饰板取代了概念车的土豪金,头枕两侧的红色饰圈凸显smart品牌年轻、时尚的定位。另外量产版将增加驾驶员前方的小尺寸液晶仪表屏幕,并搭配HUD抬头显示系统,满足消费者对行车信息读取的习惯和便利。量产车型将配备最大功率200kW的后驱电机,电池容量超过70kWh,NEDC续航里程超500km,同时还规划有配置前后双电机的四驱性能版本。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i智冰”独家——奔驰出设计,吉利出技术,smart脱胎新生

编辑点评:

相比MINI更强的品牌力和完备的销售渠道,重新起步的smart更多了几分百废待兴的韵味。接下来将采用D2C模式,规划在2023年底前在60个城市建立200家店,包括超过20个自营交付中心。而首款车型预计在明年4月北京车展正式亮相,并将于明年下半年量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