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提示:分明地,汉武帝了不起的地方也应该在这里,因为“平民情怀”而积累,积累起了那个两千年前的中国梦想。虽然动用了战争,却一点儿也不夸张,在胡瓜、胡蒜、胡萝卜等等的朴素温暖里,即使一些人依然没有理解中华文化源头的能力,但这个可以慢慢来,因为至少他们能吃饱了、吃好了。这也是历史的反应,不用装,它就在那儿,甚至比人们的姓氏还重要。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1|有一种历史不是文字,可以像化学一样在人体发生反应

我们是在武威的一家文化馆见到金日磾的,是塑像,两千多年后,人们已经将他的长相想象得与汉族人没什么两样了,一个留着胡须的,似乎还有些干瘦的老人。武威人说金日磾的老家在武威,张掖人说金日磾的老家在张掖,这种有意思的争论背后是,这两个地方,总有那么一群人自称是匈奴。是好玩吗?仿佛不是,也许是历史留在人们心里的一种记忆,大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今天,自称匈奴的那些人身份证上写着的都是汉族,但他们还是想在这个身份里拉住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历史的尾巴。

不管是谁,历史都不能忘对吧?更有趣的是,自称匈奴的那些人一说到汉武帝,还有霍去病等等,都就来了精神,会醉酒一样地大声说:“嘿,在当年呀,我们这里可是国际大都市!”这不是一句玩笑的话,从理论上讲,汉朝当时向西的扩展,分明使这些地方走在了“开放”的前沿,很有“国际”范儿,我们今天的广州、深圳、香港大约就是这么个样子。只是,说这话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出的是历史的精髓,比如说,当时的匈奴人也盼着在大汉王朝的先进文明里过上美好的日子。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这一点,我们的历史书说很少提到,说到的尽是战争,但那时匈奴人对于中原文明的向往已经不可阻挡,这也是他们后来被融入中原的最主要也最直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其后的民族一直也都是这个样子,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等,都是这样的,都在印证着人类社会这样一个普遍的真理——渴望文明幸福的生活是作为人的一直以来的渴望。

这不是诡辩,在人类社会中,军事的角逐是一种很表象的东西,其最终都会落在文化这个层面上来。我们不曾一次地说过,汉武帝进驻河西走廊及新疆是为了找到中华文化的根脉,让人们知道中国早期传说中的昆仑山在哪里、中国河(黄河)源在那里。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联络“断匈奴右臂”张骞,身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即是找到这两样东西,找到我们的文化的根脉,但这被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给忽略了。所以,后世的人们有对汉武帝歪曲的评价,也是可以理解的。道理很简单,要是大家都能在那个高度上,都当了皇帝,谁干平头百姓呢?

从这个层面上说,汉武帝是了不起的。他不仅让传说中的神话落地,还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础。要知道,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民族,从汉朝开始把中原的人叫汉人,这和把匈奴人叫匈奴是一个道理。司马迁当时是知道什么是华夏民族的,他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这是事实,也是面对历史应该有的格局,他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华夏民族绝对不是只有汉人的。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虽然,从《史记》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得出来,司马迁是反对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的,但是,他似乎忘了,没有汉武帝对匈奴的作战,就不会有华夏民族的真正统一。一个国家,是不需要那么多各自为政的小部落或者部落联盟,各行其是的,需要大一统,需要大家都在一个文明的起跑线上,更好的生活。

汉武帝把这一点给做到了,这也是中华5000年的文明成为世界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得感谢他,匈奴人也得感谢他,所以,这就有了那些自称匈奴的河西人一说到汉武帝就像醉酒了一样的表情,是自然而然的历史反应,不是刻意装出来的。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2|有一种爱就是当了皇帝也得有,比如爱孩子爱世界

打你,有正当的理由,打后并不记仇,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该融合的融合、该自治的自治。这可能是汉武帝身上最大的人格魅力了。“打你”的理由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一些,汉武帝理由分明还有这么一条,那就是先祖为“夏后氏之苗裔”的匈奴,不讲中原文明的游戏规则,没吃的了就跑来抢,没媳妇了也跑来抢,还觉得抢得有道理,中原人好欺负。

当皇帝是干什么呀,说小了就是当家长,谁也不愿意自家的孩子成天受人欺凌,那时,没有维护和平正义的机构,所以只能自己动手了。人们看到,刚开始的时候,汉武帝这个“家长”似乎不怎么会打,把几十万的军队埋伏在小树林里,鸟儿不敢落,让匈奴人给看了出来。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这让汉武帝在后来打的过程中多付出了不少代价,但我们要说的是,作为皇好几代,国库里的银子多得花不完,他可以不打,可以吃喝玩乐,花花肠子,无所事事,但他却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凶猛,让人看着都过瘾。

有个词很能体现出汉武帝“打” 的意义——摧枯拉朽,在汉军亢奋激烈的马蹄声里,匈奴政权落后的匈奴制枯草朽木受到摧折,匈奴人民开始享受汉地文明带来的光明前景,可以穿丝绸了,吃粮食了,重要的是有礼仪了,讲规矩了,有文化了。而在这一切的浸润里,汉武帝体现出了足够的胸怀——都说大人错了,与孩子没关系,汉武帝像对待大汉子民一样对待了匈奴这个“孩子”。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金日磾是谁?匈奴休屠部太子,兵败为霍去病所降,进入长安。被赐姓为金,封为御马监。深得汉武帝宠任,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平定马何罗叛乱。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时,随霍光、上官桀等人接受顾命,辅佐太子刘弗陵,封为秺(dú)侯。公元前86年,去世,时年四十九,谥号为敬,陪葬茂陵。其子孙后代忠孝贤明,七世不衰,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正是这个金日磾与汉武帝之间有过一段这样的故事:《汉书》记载,金日磾有两个儿子,汉武帝都非常喜欢他们,他们常去汉武帝的皇宫中玩。有一次,金日磾的一个儿子从后面围住汉武帝的脖子,金日磾在前面看见后生气,但不好当前汉武帝的面发作,沉着脸,眼睛瞪得老圆。孩子见发现有些怕,丢开汉武帝,一边跑一边哭着说:“爹爹发火了!爹爹发火了!”这个孩子就是金日磾的大儿子。汉武帝对金日磾说:“干吗这样!不就是个孩子嘛!”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后来,这个孩子长大,行为不谨慎,在殿下与宫女嬉闹,金日磾正好看见,厌恶他的淫乱,于是将他杀了。汉武帝得知后大怒,金日磾叩头告罪,把为什么杀弄儿的情况一一说出。汉武帝感到很惋惜、很哀伤,甚至落泪了,也因此更加看重金日磾。一个孩子,一个匈奴人的孩子,可以让汉武帝掉眼泪,这种爱最终没有白白付出。

刘据,汉武帝的儿子,公元前122年夏被立为皇太子,成年后,汉武帝每每巡游天下,便以国事交付太子刘据。太子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但到了公元前91年,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韩说等人诬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据说,当时的混乱局面中,在街上维持秩序的匈奴骑兵要比汉兵多,汉武帝因为他的爱而深得匈奴人的维护。刘据被平反后,汉武帝建思子宫,常在“望思台”上以寄哀思。自己的,别人的在这一刻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幸福地生活。

作为皇帝,天下之人在那一刻里,也便成了汉武帝的“孩子”,匈奴地界上的“孩子们”怎么办呀?他们投降了过来,汉武帝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等地,为他们设置“属国”,让他们在汉朝的统一管理之下,进行“自治”。

爱孩子等于爱世界。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自治政策了,它与金日磾的走红或被重用一道说明,在汉武帝的眼里人和人是一样的,至少,匈奴人与中原汉族人是一样的。在这种情怀与格局里,汉武帝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文明送到了匈奴以及更远的地界,成了当时中国各民族的共同享受。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3|有一种记忆比历史更重要,是不分贵贱的胡瓜和胡萝卜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在张掖,有个地方,也与金日磾有关系。这个地方在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有一个堡子被称为秺侯堡。据说是霍去病征服休屠王、浑邪王后,在张掖属国安置的匈奴俘虏中,有一支休屠部族屯居在此,渐成聚落,秺侯堡是其后裔仰仗金日磾名号而修建的。

因为对当地不太熟悉,我们请一位姓刘的先生带路,刘先生说,他们小的时候,秺侯堡的城墙上还能跑汽车,过年过节,当地的人们就在那集会,唱大戏,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渐渐地淡忘了下去,以至于当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了。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今天,秺侯堡的城墙基本依旧,还是有一些气势的,只是城内已经被开垦成农田了。种田的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子,他在那里搭了间窝棚,农忙时就住在那里,不用回去,老婆会送饭来的。他说,秺侯堡叫拓荒堡,民国时,有些外来的人来当地,没地方去,就住在这个堡子里拓荒,时间一长,人们就把堡子叫拓荒堡了。但是在堡子西边的门前,有一块不知立于何年的石碑,上面写着“秺侯堡”,这也让我们能将它与历史对号了。

如今,生活在秺侯堡周围的人们很有意思,一部分姓刘,据说和同样姓刘的汉武帝多少有些“亲戚关系”;一部分人姓普,周围还有一个地方叫普家庄,据说,他们的姓是从“秺”这个字转音而来的,与金日磾也有些“亲戚关系”。但是,很遗憾,这两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姓氏来源给“忘”了,记得更真的是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些地名,说起来都是满脸的兴奋。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历史,在这里被铭记,历史在这里也被淡忘。被铭记的都是汉武帝在河西走廊的创造,被淡忘的似乎都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历史细节。在被淡忘的“秺侯堡”里,我们反复地琢磨着“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4个地名、8个字,忽然觉得它们其实就是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写在河西大地的“中国梦”。

都说做大事不拘小节,但对汉武帝来说,支撑那个梦的是正是那些小小的细节,比如“秺侯”、比如“孩子”等等,虽然被人们遗忘,但那4个响亮的地名,却让一条路自中国而起通往世界,并以另外的一种形式,补充着人们的身体和大脑。比如胡瓜、胡蒜、胡萝卜……分明就是丰富和温暖餐桌与肠胃的、不分贵贱的人类享受。一个帝王能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人们还能说点什么呢?

汉武帝为啥打通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名意味什么

任何人在历史的长河里都可能被遗忘,但是,在遗忘的过程中,这个人的付出如果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可以温暖和滋养每一个生命,那又如何呢?显然地,我们找到了汉武帝的“平民情怀”,他高高在上,却又能看到天下百姓,怎么看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后是怎么做;重要的是,最终得到了什么、换回了什么。可以不说战争、不说孩子,甚至不说秺侯,但不能不说胡瓜、胡蒜、胡萝卜,因为到了今天的人们都已经离不开它们了。

因为“平民情怀”而积累,积累起了那个两千年前的中国梦想。虽然动用了战争,却一点儿也不夸张,在胡瓜、胡蒜、胡萝卜等等的朴素温暖里,即使一些人依然没有理解中华文化源头的能力,但这个可以慢慢来,因为至少他们能吃饱了、吃好了。这也是历史的反应,不用装,它就在那儿,甚至比人们的姓氏还重要。分明地,汉武帝了不起的地方也应该在这里。(文|路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