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1949年蒋介石眼看着解放军进攻势头猛烈,决定将西南地区定为扭转局势的最后一块阵地,他希望能够凭借西南地区的险要地势,阻碍解放军的进攻步伐,并为其后的反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而时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的宋希濂,则是蒋介石此时十分重要的军队力量。蒋介石命令宋希濂,要将部队从湘、川地区完整撤出来,必要时再入川。

宋希濂听从了蒋介石的命令,并于1949年8月飞往重庆向西南军政长官张群索要军需物资。但落地重庆第三天,他便接到胡宗南邀请飞去汉中与之会面。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就是在这次会面中,宋希濂提出了滇缅计划,后来他被解放军俘虏,再回忆起这段往事,话语中仍然充满了对滇缅计划未能实施的惋惜。这究竟是怎样的计划?真能扭转国民党的颓败大势吗?

宋希濂提出的滇缅计划

1949年8月11日,宋希濂乘坐飞机抵达汉中军用机场,胡宗南亲自接机。胡宗南和宋希濂均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嫡系,宋希濂比胡宗南小11岁,但在功绩和官衔上两人不相上下。

此时东南省份几乎都解放了,蒋介石如果守不住西南必败无疑,只有胡宗南手上还握着几十万大军,成为蒋介石唯一反扑的指望。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胡宗南此时找到宋希濂,是因为除了他之外,就只剩下宋希濂手中还有留在四川的精锐部队,虽然这支精锐已经今非昔比。

两人小聚之后促膝长谈。据宋希濂回忆,两人讨论了三个问题:其一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其二国民党和解放军在四川决战是否有足够的把握获胜,其三蒋介石能否保住东南及台湾地区。

两人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交流后,宋希濂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滇缅计划。他认为以目前国民党军的实力,和解放军决战是鸡蛋碰石头,不如保存实力将胡、宋两个部队的精锐向滇西转移,以待来日再从滇西反攻回去。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如果贵州、四川和云南都守不住了,那么就撤军到缅北去。想要将滇缅计划顺利实施,需要趁解放军进攻西南前,就先将重武器和军用物资向滇缅边境转送。

宋希濂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计划,因为他在抗日战争期间,长期驻守在云南,并且参与过该地区的战役,对滇缅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都熟悉,因此滇缅计划的实施也会得心应手,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完成得很好,当时宋希濂手上的精锐军队人数也仅2万人,调拨起来不难。

胡宗南大喊高明,蒋介石暴跳如雷

没想到胡宗南听到这个计划,高兴不已,大喊宋希濂太高明了。对胡宗南来说,目前保存实力是他最希望做的。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在过去各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胡宗南屡战屡败,扶眉战役里5天损失了4.3万人,因此他本人也对与解放军在西北对战失去了信心,只能带着残部窝在汉中地区。

目前他手下的部队拢共加起来有12个军,虽然军队素质参差不齐,但从数量上来看,仍然是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也正是由于胡宗南屡屡战败,蒋介石早已对他不满,碍于其手中握有庞大部队也不好在此时发作。胡宗南则希望先保存实力,以让蒋介石不好降罪于他,因为如果在与解放军对决中全军覆没,他跟随蒋介石逃到台湾也没有好果子吃。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而将手中部队转移到滇缅边境,则有保留实力和再反攻的余地,只要部队在,胡宗南就能保住自己的位子。

但是蒋介石和胡、宋见面时,听到滇缅计划暴跳如雷,将两人狠狠斥责一番。蒋介石表示一定要保住西南,保不住西南,东南沿海岛屿和台湾都难以保住。

胡、宋仍然坚持认为西南很难守住,虽然仍在四川的部队数量上规模可观,但都是些不可靠的新军、川军,与解放军在四川决战没有胜算。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蒋介石面露愠色却也只能压住怒火,他表示会立刻组建第二十兵团,并归为宋希濂部下,以此来稳住宋希濂。按照承诺,蒋介石的确给了宋希濂兵团指挥,但实际上宋希濂发现自己就是个空壳指挥,兵团司令官仍然直接向蒋介石汇报情况。

宋希濂只好放弃滇缅计划,而胡宗南则被蒋介石痛批,认为他手握大军却只想着撤退保存实力。两人因蒋介石的坚持,滇缅计划未实施便夭折了。

看上去很美的滇缅计划

胡宗南和宋希濂其实连撤军到滇缅边境的后续计划都做好的打算。他们均认为滇缅计划是目前的最优选择,三十万军队撤到缅甸,如果与缅军发生战争,打胜缅军完全不在话下。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两人为了将30多万大军顺利撤退,行动方案都想好了:胡宗南将一个军调到川南,宋希濂抽调一个师到泸州,一旦决战不利,则可以靠着川南和泸州将主力部队顺利撤往滇西。但实际上,滇缅计划也只是看上去很美。

首先胡、宋两部共30万大军全部撤到滇西必定会有损耗。且30万大军不参加决战而是撤退逃跑,会让解放军解放西南各省的速度加快,从胡、宋两部的行军速度、执行能力来看,能够顺利撤到滇西的国民党军不会是完整的30万。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其次30多万的大军撤退,沿路补给是大问题。就算撤到了缅北,30多万部队生存也是很严峻的问题,靠着台湾提供补给来养活这么多部队,简直天方夜谭。

最后滇缅计划如果实施的话,在国际上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曾经国民党军团长李国辉带着一千多人撤到金三角,后扩展到一万多人就被美国强烈反对,要求蒋介石将残军运回台湾。30多万的部队集结在缅北,国际舆论也会让解放军出兵来解决。

宋希濂回忆: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往缅甸,到时后果真的很严重

小结:

1949年12月19日,宋希濂被俘虏,多年后他回忆说到:如果当时让30万人撤到缅甸,那么后果真的很严重。所谓的“很严重”应该是站在蒋军角度来说的,可见他仍然对这一计划没有实施而感到遗憾。

但实际上,得民心者得天下,解放军能够如此迅速地解放中国大部分省份,让蒋军最终仓皇逃到台湾,其实是民心所向。而胡宗南、宋希濂和蒋介石等人所做的,更多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因此必然会失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