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同治当皇帝的时候,没有什么实权不过是慈禧的傀儡,但毕竟同治又是自己的亲儿子,慈禧有时为了照顾他的天子脸面,也会让他做一些书面文章。比如殿试时点点状元,任命大臣时让他圈一圈名字一类的。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同治皇帝毕竟年纪小,生性贪玩读书又不用功,在理政时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根据清代野史中的记载,同治十二年的时候,他在任命肃州总兵时就出了一个笑话。

清代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按例是由军机处提名然后交给皇帝钦定的,一般军机处都会列出几个名单,但皇帝朱笔圈定的都是名单的前一位。同治十二年,军机处将肃州总兵的人选提交同治皇帝审阅,却不知同治帝误打误撞圈了名单最后一名,让一个叫陈春万的记名提督做了实授总兵。

陈春万是安徽桐城人,他是苦出身由于力气大胆子也大,人们都叫他陈大胆。咸丰初年,陈春万参加了湘军,在左宗棠麾下效力,由于他敢打敢拼,屡立战功,短短数年时间,便从一个普通的士兵被保举为记名提督。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提督是从一品的武官,是一省绿营的最高长官。不过那个时期记名提督多如牛毛,真正能放实缺的是极少数,就是放了实缺,有时也是知县、参将一类的中下级官员。

陈春万虽然是记名提督,实际上不过是带领一营五百人的管带。然而他跟随左宗棠从湖南打到江苏、浙江、福建,后来又打到了陕西、甘肃。陈春万命不好,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剿灭后,朝廷大裁军,陈春万所在的部队被裁撤了,他连个管带也没有保住,回家也没有盘缠,最后竟成了一个流浪汉。

陈春万在甘肃一带流浪了多年,吃了不少苦。后来左宗棠镇压起义大军凯旋正驻扎在兰州一带,陈春万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到兰州求见左宗棠。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这个时候的陈春万可谓狼狈到了极点,和乞丐无异。他到了左宗棠帅府后被门卫给拦了下来,幸亏陈春万在官场上混过几年,也有几个铁杆的战友,经过一番解释,门卫这才通报了左宗棠。左宗棠一听是陈春万来见,赶紧放下手里的事,拿着一道圣旨到了大堂。

陈春万进了大堂后,左宗棠让人摆下香案,二话不说便让陈春万跪下接旨。左宗棠穿戴十分整齐,头戴红宝石朝冠,身穿五爪蟒袍,手里捧着圣旨宣读到:“任命陈春万为甘肃肃州总兵,钦此!”

陈春万听了圣旨,一下就懵了像个木头一样跪在那里出神。左宗棠大喝一声“陈总兵,还不赶快领旨谢恩。”陈春万这才醒过神来,心中恍恍惚惚,仿佛做梦一般。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这时左宗棠让人取出总兵官服,让他穿戴整齐。然后吩咐摆酒一来为陈总兵荣升之喜,二来为陈总兵接风洗尘。酒过三巡,左宗棠终于忍不住了。原来,左宗棠保举的是另一个爱将出任肃州总兵,他心里犯嘀咕,怀疑是不是陈春万走了谁的门路,得了这个美差。

左宗棠一直认为,陈春万没有什么背景,如果非要找关系,恐怕只有他的安徽老乡李鸿章了。实际上也只有李鸿章有这么大能耐,能让皇上驳了他的面子。左、李两人不和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如果陈春万真是走了李鸿章的路子,那脸可就没地方放了。

不过左宗棠也拿不准,就当面质问了陈春万是不是走了李鸿章的门路。陈春万一听马上站起来说:“标下那位同乡李中堂,至今还不认得标下面长面短。再说我这几年连个回家的盘缠都没有,流落河西,哪有钱去走李相的门路?”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左宗棠一听觉得也是,就他这个样子,确实不像有钱送贿的人。但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一时也琢磨不出来。第二天,陈春万辞别左宗棠,到肃州上任去了。过了两个月,左宗棠进京参见两宫太后和皇上。到了北京后,左宗棠便想搞清楚陈春万当总兵的事。

其实这个时候左宗棠心里还颇为不满,尽管陈春万打仗的确勇敢,但毕竟不懂兵法,有勇无谋,顶多也就当个千总。而且皇上还驳了他的面子,所以这件事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

经过一番打听,左宗棠这才搞清了来龙去脉。原来前肃州总兵离职后,军机处就接到了左宗棠的专折,于是便将他举荐的人排在了名单的第一位,后边又象征性地附了几个名字,送给皇帝钦点。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陈春万是个记名提督,兵部名册上也有他的名字,军机处就随意将他的名字写在最后,不过是让他当个陪伴而已。皇帝照例只拿朱笔圈上头一个名字,就算是钦点了。

名单送到同治皇帝的御案上,同治帝伸手就到笔架上取过一支朱笔,然后在朱盒里蘸上银朱。谁知银朱蘸得太饱,笔还没来得及拿到前面的那个名字头上,银朱中途就滴在了陈春万的名字上,同治帝见银朱已经滴下,也就顺水推舟,圈定了陈春万。

左宗棠保举爱将任总兵,而皇上因笔误,却让一个流浪汉捡了便宜

军机大臣们接过名单一看,钦定的肃州总兵竟然是排在最后一名的陈春万,不觉得面面相觑,但既然是皇上钦点,就成了圣旨。左宗棠得知是这个情况,只好微微一笑,好在皇上也是无意,总算是有个台阶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