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
封面记者宁志
在疫情常态化下,个人如何预防疫情?中秋节和国庆节还能旅行吗?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教育中心制作了"医学讲座一周"栏目,我们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危重医学部主任梁宗安教授为您解答。
目前,四川是低危地区,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是否意味着防控可以放宽?
梁先生表示,低风险并不等于零风险。受国际疫情影响,四川省仍存在输入性疫情风险。为了打造"外防投入,内防反弹"的坚实防线,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在不断掌握疫情常态防控的同时,也需要全体市民的有效参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急症医学主任梁宗安教授
坚持做以下事情:
1、坚持"防疫三件套"。要坚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和个人卫生"防疫三件套"。"疫情三件套"是:到人口稠密地区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盖。
2、收集更少。主动减少不必要的聚会活动,如晚餐、象棋、茶等。
3、要多通风。在家中或办公室里要多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应注意过滤器、出风口卫生。
4、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发热、干咳、疲乏、嗅觉丧失、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得到及时治疗。
5、主动配合公共场所的防疫规定,如明健康码、扫地码、测温等。
假期即将来临
个人旅行应该是光明的健康密码
梁宗安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秋节、国庆节可以出行,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出行前要注意出行目的地的疫情动态,了解当地疫情防控规定,合理规划个人出行。
其次,要强化个人防护意识,即做好我们常说的"防疫三件套"。此外,尽可能少接触公共设施高频接触区域,如果接触可以使用纸巾间隔,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子,离开公共场所,及时洗手,消毒。
最后,要强调的是,去酒店、娱乐场所、旅游景点、网吧、交通站、地铁等客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主动配合公共场所的各种防疫规定,如亮健康码、扫地码、测温等。
在学年开始时,学生们这样做了。
在疫情的正常防控下,学校和学生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学生仍应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正确佩戴口罩,并保持"疫情三件套"的社交距离。即在学校期间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遮盖,到校外人口稠密地区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
同时,12岁以上的学生应积极配合政府提出的新冠疫苗要求,确保接种新冠疫苗。
此外,学生应努力锻炼,合理进食,提高体质,增加阻力。
哪些人群可以接种针头疫苗?
重点岗位和特殊人群可加强疫苗接种
梁宗安表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非常好,重点是对外防投入,高风险进口,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疫苗接种。
此外,在常规疫苗接种中,我们发现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以及60岁以上的人并没有产生与18-59岁人群一样好的免疫力,但这些群体恰恰是感染后的高危人群。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患严重疾病、危重病和感染后死亡的风险更高。因此,专家还建议在接种疫苗六个月后给予这些组一定剂量的加强针。
此外,由于工作、学习和沟通的需要,有一些人想去国外的高危地区或国家,也建议在接种疫苗6个月后加强疫苗接种。
"然而,在现阶段,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低风险地区,大多数人不需要给予'增强针头'。梁宗安表示,是否加强全民接种疫苗,要根据疫情形势和全国防疫开放政策作出综合决策。
<b>:"如果你有新闻线索,欢迎你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用,就会有费用奖励。新闻微信关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