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1000多年前,此敕勒人唱响《敕勒歌》,如今,其后裔在全国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斛律金,字阿六敦,今山西朔州人,敕勒族。他就是这首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已知的最早歌唱者,《北齐书》为人们记载了他歌唱这首敕勒民歌的经过:公元546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斛律金将军如今还有后裔1717人,主要居住在山西、内蒙古以及湖南、湖北和北京、上海等地。10月5日,斛律氏文化研究会斛律国瑞告诉我们,1717人主要集中于山西介休市和吕梁市,介休市大约有500人,吕梁市大约有1000人,其余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及湖南湖北等地,而上海与北京等地刚是近些年来打工并定居的,大约150人。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据《北齐书》记载:天统三年(567年),斛律金去世,时年八十岁。武成帝在西堂为其举哀,继而后主高纬又在晋阳宫为之举哀。朝廷赐假黄钺、使持节、都督朔定冀并瀛青齐沧幽肆晋汾十二州诸军事、相国、太尉公、录尚书、朔州刺史,酋长、咸阳郡王等官爵如故,还赐钱百万,谥号武,其子斛律光嗣继。斛律金死后五年,由于奸臣进谗,皇帝昏庸,遂使其子斛律光遭诬,斛律金家满门被害。

斛律国瑞告诉我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幸存下来的斛律氏人由复姓变单姓,以“斛”为姓流落民间。他们在心里铭记着先辈的功绩与荣耀,开始于历史的长河里变得默默不语。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是我国现有较为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星象、宗教活动为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有趣的是,在张壁古堡可汗庙中供奉的不是神而是人,而人是谁?在当地的文史研究中,有很多的说法。对此,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先生撰文称或为斛律光。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张先生说,关于入庙标准,先秦已经制定,即《礼记·祭法》所载:“夫圣王以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具体来说,“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这五条标准,至少需要达到一条,方可入庙享受供奉。总而言之,是对国家民族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可以享受后人祭祀。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以此为标准考察学者提出的可汗神原型,高欢及其“朔州军人”位高德鲜,无大功于民,过于牵强;隋末刘武周不是游牧民族成员,尽管有过“定阳可汗”称呼,仅仅虚有其名,昙花一现;初唐突厥人突利可汗什钵苾,离入祠标准甚远,难以入选,更无理由流传千年。最后是斛律光,斛律光是国之名将,保民安邦,劳苦功高,达到以劳定国、 能捍大患的入祠标准,在没有发现有关可汗祠祭祀对象的新证据前,斛律光的可能性最大,有必要做进一步考察。”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朔州)人,北齐名将、军事家。他的祖父斛律大那瓌为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他的父亲正是歌唱《敕勒歌》的斛律金。

自从少年从军后,斛律光不曾违背规章,而使邻敌闻风丧胆,这当时的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斛律光。 而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斛律光亦位列其中。

唱《敕勒歌》的斛律金如今还有后裔,全国约有1700多人,已成汉族

斛律国瑞告诉我们,与张庆捷先生的说法对应的是,在吕梁与介休都有着“斛家滩”这样的地名,那里也曾是斛律后裔的聚集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变为单姓的斛律家族不但复修了家谱,还在介休西湛泉村兴建了斛律文化博物馆、成立了斛律文化研究会,有人甚至提出恢复复姓。只是因为年代久远,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汉族”,在生活习俗等名个方面与汉族人无异。(注:本文图片由斛律国瑞提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