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明朝大才子祝枝山如何用妙计将难卖的菜卖出去

作者:蜗牛爱上野百合

苏州府大才子祝枝山靠着自己的智慧当上了柴府的管家以后,便不再卖菜,每天负责府中的琐碎事情。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祝枝山出门采买。见到了以前一起卖菜的宁采臣,只见他还是在原来的那个位置卖菜,也不开口吆喝。因此,在他那里买菜的人明显比别的摊位少。

这宁采臣也是个读书人,可惜是死读书。脑子总是要比别人慢上半拍,尽管家中父母节衣缩食供他读书,可是乡试的时候,还是名落孙山。羞气之下,便不再读书,靠着家里的几亩薄田,做了菜农。

祝枝山看到宁采臣这个样子,叹了口气。走了过去,只见这宁采臣在摊位前写了个牌子:新鲜蔬菜,三文钱一斤!又想到宁采臣天生木讷,让他像其他摊贩一样叫卖是不可能的。再这样下去,怕是一天也卖不出几斤菜。

祝枝山比宁采臣还要着急,又没有办法让他开口叫卖。想了好一会,忽然有了主意。

祝枝山用毛笔在他摊位前的牌子上加了几个字,变成了:新鲜蔬菜,三文钱一斤,十文钱三斤。

宁采臣一看,惊讶地说道:“祝兄,三文钱一斤都没有人买,十文钱三斤就更加没人买了,你这不是给我添乱吗?”

祝枝山也不恼,笑着说道:“你就等着卖完吧!”

果然,不一会儿,好些人围了上来。看到牌子,窃窃私语了一会儿后,都到他这里买菜。而且都是买三斤,不同的是,他们买三斤不是一次性买三斤,而是分了三次,每次买一斤。

宁采臣很是奇怪,只有祝枝山在一旁偷笑。

过了一会儿,蔬菜卖完了,宁采臣拉着祝枝山到了一旁的一个小吃摊,请他吃包子。宁采臣不解地问:

“祝兄,我也是卖三文钱一斤,为什么就没有人买呢?”

祝枝山笑着说道:

“哈哈哈,关键在于后面的那句十文钱三斤。”

“这是为何?”

“你想啊,大家买菜都是为了图便宜,你写三文钱一斤,跟别的摊贩一样的价钱,而你又不善于叫卖,自然没有人买你的菜了。不过加了后面那句话以后就不一样了。十文钱三斤比三文钱一斤肯要贵,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但是你写出来了,所以大家就会以为你连三岁小孩都不如,再加上你平时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呆子。那大家自然到你这里来买菜,钻你的空子了。”

“原来如此,还是祝兄高明,看来我真的是一个呆子了!”宁采臣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明朝大才子祝枝山如何用妙计将难卖的菜卖出去

图文无关

看明朝大才子祝枝山如何用妙计将难卖的菜卖出去
看明朝大才子祝枝山如何用妙计将难卖的菜卖出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