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魏、蜀、吴趁势崛起,三国鼎立。这是一个极为混乱的时代,有政权的相争就必然有战争的爆发,战争意味着新的权利的出现、新的局势的改变,在这一片疆域上时常出现大小不一的诸侯兼并,其中有著名的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这些战争往往需要耗费极高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粮草俸禄,封官加赏,这也是支撑一支队伍最基础的设施,那么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的时期,怎样才能获取支援,这些钱财从何处而来呢?
三国时期有很多诸侯本身便是王公贵族、手下自然有许多财富,然而也有一些出身贫寒的诸侯,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然而回归战争的本质,过度的土地兼并战争,哪怕如曹操也是难以支撑。曹操作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不仅手下健将如云、自身能力出众,他的家世也是十分有名的。其祖父是当时皇帝的心腹之臣,年纪轻轻的曹操在家族的支持之下便起兵讨伐董卓,然而随着十八路诸侯的内部矛盾爆发,曹操也独自成为一方势力,同时也寻得了摸金校尉这一途径。
三国时期占领土地便是权力的象征,那么此时这片土地便由诸侯掌管。自幼饱读诗书的曹操得知古代有许多皇帝贵族的陵墓十分气派,其中更是有许多珍贵的陪葬物品,于是曹操便特意组织了一个队伍,四处挖掘皇亲贵族的陵墓,获取钱财进而养活曹魏军队,只不过这个做法太不道德。
那么同样作为三国鼎立之一的刘备又是如何支撑军队的生存呢?刘备早年只是一介平民,家境贫寒,多年以来的征战只是依靠着皇宫贵族的支持得以生存,然而随着势力的扩大,地域的与士兵人员急速增加,这些早已不能满足整个蜀汉队伍。
此时手下的将士便为刘备想出一计,三国时期五铢钱是民间的通用货币,此时如果出现我们制造的新货币,大量生产收益便可急速扩大。这种方法十分奏效,很快便为蜀汉军队获得了很多利益,用自己生产的货币去换取军队的粮食装备,这可谓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办法。然而这种手段只能使用于一时,长期的投入到民间,会使百姓怨言四起、丧失民心,这样一来蜀汉却失去了比钱财更为重要的东西。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动乱最多的一个时期,不仅仅是政权相争,百姓的生活更是因为常年的战争而贫困潦倒。诸侯们在金钱方面都十分拮据,更别说以土地耕种为生的农民,所谓战争促进时代的发展,百姓的生活与天下危亡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