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魏、蜀、吳趁勢崛起,三國鼎立。這是一個極為混亂的時代,有政權的相争就必然有戰争的爆發,戰争意味着新的權利的出現、新的局勢的改變,在這一片疆域上時常出現大小不一的諸侯兼并,其中有著名的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這些戰争往往需要耗費極高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糧草俸祿,封官加賞,這也是支撐一支隊伍最基礎的設施,那麼在那樣一個戰火連天的時期,怎樣才能擷取支援,這些錢财從何處而來呢?
三國時期有很多諸侯本身便是王公貴族、手下自然有許多财富,然而也有一些出身貧寒的諸侯,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然而回歸戰争的本質,過度的土地兼并戰争,哪怕如曹操也是難以支撐。曹操作為三國時期實力最強的諸侯,不僅手下健将如雲、自身能力出衆,他的家世也是十分有名的。其祖父是當時皇帝的心腹之臣,年紀輕輕的曹操在家族的支援之下便起兵讨伐董卓,然而随着十八路諸侯的内部沖突爆發,曹操也獨自成為一方勢力,同時也尋得了摸金校尉這一途徑。
三國時期占領土地便是權力的象征,那麼此時這片土地便由諸侯掌管。自幼飽讀詩書的曹操得知古代有許多皇帝貴族的陵墓十分氣派,其中更是有許多珍貴的陪葬物品,于是曹操便特意組織了一個隊伍,四處挖掘皇親貴族的陵墓,擷取錢财進而養活曹魏軍隊,隻不過這個做法太不道德。
那麼同樣作為三國鼎立之一的劉備又是如何支撐軍隊的生存呢?劉備早年隻是一介平民,家境貧寒,多年以來的征戰隻是依靠着皇宮貴族的支援得以生存,然而随着勢力的擴大,地域的與士兵人員急速增加,這些早已不能滿足整個蜀漢隊伍。
此時手下的将士便為劉備想出一計,三國時期五铢錢是民間的通用貨币,此時如果出現我們制造的新貨币,大量生産收益便可急速擴大。這種方法十分奏效,很快便為蜀漢軍隊獲得了很多利益,用自己生産的貨币去換取軍隊的糧食裝備,這可謂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辦法。然而這種手段隻能使用于一時,長期的投入到民間,會使百姓怨言四起、喪失民心,這樣一來蜀漢卻失去了比錢财更為重要的東西。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作為我國曆史上動亂最多的一個時期,不僅僅是政權相争,百姓的生活更是因為常年的戰争而貧困潦倒。諸侯們在金錢方面都十分拮據,更别說以土地耕種為生的農民,所謂戰争促進時代的發展,百姓的生活與天下危亡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