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时候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直接绕行?其实原因很简单

尽管我们从始至终都在呼吁世界要和平,但是只要我们稍微认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人类的整个历史中,战争几乎主导了人类历史,而和平相反倒是很少。

在人类文明刚诞生时,原始部落之间就会为了各种原因彼此打仗。到了封建社会时期,战争更是不断,毕竟那时候强调的是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就以中国为例,春秋战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等等都是著名的乱世年头,诸侯混战再正常不过,即使是强盛的大唐,也常年处于四处征战中。

古时候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直接绕行?其实原因很简单

不过,人们之所以会打仗,并非是单纯地为了发动战争,因为战争只是手段,其真实目的在于将对方的势力抢夺过来,从而扩大自己的领地,而战争,不过是达成目的而无奈采取的措施。

为何说是无奈呢?因为无论是对双方任何一方来说,真正喜欢夺取对方势力的方式是谈判,或者用计谋,兵不血刃地夺取对方的领地。这两种方式的战略价值最大,因为既不会损失自己的利益,又能无条件获得更多的势力。

古时候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直接绕行?其实原因很简单

这领地,其实就是城池。古时候的城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战略价值上来看。因为城池在,就代表自己还有力量,城池没了,自己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力。

因此,一方势力的强弱,仅仅看势力范围内有多少城池便可以得出。我方的城池数量比你方多,在古代就绝对代表了我方比你方强大。

所以,各方势力一直都是在盯着彼此的城池,都想想方设法地拿下。

前文也说了,战争是无奈手段,因为相比于谈判,战争要消耗大量钱财和人力,还会极大折损自己的实力。最可怕的一点是,如果一方和另一方打得如火如荼,连自家的所有有生力量都投入的时候,一旦被第三方偷袭,那基本上就是有死无生了。

古时候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直接绕行?其实原因很简单

不过,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在谈判无效,而其他方法也实施不了的情况下,发动战争就成了必要手段。

然而,尽管是必要手段,但也非常头疼,因为要想采取武力手段攻克敌方城池,那是要耗费大量心血的。一旦对方守城不出,那攻城方也就只能在外面采取包围措施,而别无他法。

所以,在城池攻坚战中,最吃亏的就是攻城方,毕竟守城方还是主场作战,攻城方千里迢迢来到人家家门口,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即使全面包围了城池,也只能静候守城方下一步的动作,同时还得时刻小心敌军是否会叫援军,一旦有援军,那自己就是腹背受敌。

古时候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直接绕行?其实原因很简单

而且,古时候城池在建造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防御问题。一般城池都是依据地理位置建立的,本身就是设置在交通要道。而城墙方面,在建设时更是充分体现防御的一面,往往都是建立成四方形,每一边一个城门。

在四个城门中,有一个则是主城门,不但要更加雄伟,而且还有诸多攻击设施。

这样的城池,一般不花费大量功夫,根本没有可能攻得下来,更别说关键时刻还有重兵把守了。

古时候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直接绕行?其实原因很简单

那么,城池既然那么难攻,为何不放弃,绕道深入腹地,攻打那些防御力相对要低一些的城池呢?答案是根本不可能。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1, 前文就说了,城池本身就是依据环境而建立的,除了城池,周围几乎无路可走,除非翻山越岭而去。

第2, 一旦绕路,那就会多出来几百上千里路,这对于古代的交通手段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无论是物资补给还是军队运输,都会增加极大难度。

古时候打仗遇到城池久攻不下,为何不直接绕行?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3, 第三,古时候能走的路不多,一旦乱绕路,可能会发生非常多的不测,最终得不偿失。

也正是因此,即使难攻,古代军队也会选择死攻而不是绕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