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茅永辉 编辑|燕子
因为在军队时,我曾经主管过数年的黄河防汛,所以,尽管转业地方工作很多年,但一直对涉及黄河上的事情比较关注。从媒体的消息获知,最近的2019年、2020年的汛期,由于大汶河流域普降暴雨,洪水的涌入使得东平湖水位快速上涨并维持高位,经国家黄委综合调度,在提前减小黄河中游小浪底下泄流量,使黄河干流洪水回落,东平湖具备北排入黄条件的前提下,包括陈山口出湖闸在内的数个东平湖出湖闸开启泄洪,确保湖区安全渡汛。
这里我不能不为“小浪底”发出赞叹!曾几何时,黄河防汛之危、急、险、难,给我留下多少难忘的记忆。自从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这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所承担的使命,是其它工程措施所不能比拟的。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资源,担负着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和沿黄5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任务,然而,多少年来,黄河却是既饱受断流之痛、淤积之痛,更作为一个悬河,常年威胁着中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数年中,身为军分区作战训练部门主管,我参与了每年的黄河防汛这个重大任务。具体职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挥调度辖区内民兵预备役力量,投入黄河汛期的轮训值岗。根据每年实际情况,制定作战预案;二是协调黄河防汛部队,参与当地的抗洪抢险救灾。这支值班部队,通常由驻防在附近周边的野战部队担负,归上级军事机关指挥调动,属地军分区负责协调每年汛前的地形勘察,听取黄河河务部门情况介绍,接洽地方有关方面,互通情况,以利于应急情形下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黄河一年四季都有汛期,分别为桃汛、伏汛、秋汛、凌汛。因受到季风影响,黄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季节性变化很大,夏、秋河水暴涨,容易泛滥成灾。因此,每年的七、八月间,黄河防汛成了我所在部门的最重要工作,事务繁重,责任重大。那是1987年的7月中旬,为应对当年的黄河汛情,菏泽的军地双方联合进行了一次有关黄河防汛工作的调研,对于这类实地调研,军队一般都统称为“看地形”。记得当时由地区行署一名分管副专员和军分区一名副司令员负责带队,地方上的黄河河务、水利等部门,军方的司令部及后勤保障机关派员参加。实地调研从位于东明县境内的黄河段最上端的险工段和控导工程开始,直到梁山县的陈山口出湖闸,那里属于菏泽境内的黄河段最末端。分布于这180多公里长的黄河河段上,数十处险工段、控导工程及引黄闸,每一处都要做仔细勘察。每处工程上的防汛物资储备,甚至是石料的堆放是否准确规范,专用通信线路上交换机的配置乃至每一部话机的布设,都必须一一摸准,容不得一分一毫的马虎。那时候,黄河大堤上还有“小火车”,专门用于各种防汛物资的调运。对于沿途小铁路的保养及试运行情况,同样要查了再查,验了再验。都说是七月流火,一点也不假。来回奔波于黄河大堤之上,虽然说不时有树荫遮挡,但也依旧是炙烤难耐。我们的乘坐车辆,几乎是清一色的“北京212”,坐在车里面,那种被蒸煮的滋味,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样讲吧,在形容最最难耐的词语上面,再加至少3个数量级。大家只得将所有车窗拆下,多少能灌进一些风来,可问题又出现了,一满路飞扬的尘土,能将整个车、整个车队吞没。每到一处停下,外面的尘土已经落定,车里面还是灰蒙蒙一团。众人下车后的头一件事,就是相互间帮助对方掸去浑身上下的尘土。衣服上的尘土还好说,满脸满身的汗水加尘土却是打不去掸不走的。人群里也不知谁喊了一声:“搓呀!”哄然大笑中,都觉得这个办法还真灵!
那天,来到我们实地勘察的最后一站,陈山口出湖闸。这里,闸口内外都是宽阔的水面,大堤高高耸立,但中午时分照样没有一丝的凉风。劳累加炎热,即便是饥肠辘辘,可大家望着满桌的工作便餐,并无太好的食欲。此时,有人突然提议:“吃了午饭是不是去游泳?”“好啊!”众人即附和:“是呀,做黄河防汛这么多年,还真没有体验体验这黄河水呢!”我自小生在南方长在南方,对游泳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出于自己的职务习惯,马上想到怎么给带队领导当好参谋,组织实施好这次游泳。根据报名下水的人数,按5人一组,每组配带一个我们随行携带的军用救生圈,并划定直径不大于50米的区域。不习水性的部分人员,正好被安排在堤上做观察警戒。一番扑腾欢闹,各式泳姿毫无意外地异彩纷呈。待到上岸,大家相视而笑,都说:“这个黄河澡洗得,那叫一个爽快!”在那个年代,对于这样的活动,要么称为“游泳”,要么干脆叫做“洗澡”,人们谁也不觉得奇怪。也不记得多少年之后,我才第一次听到了个颇为有趣的说法:“野泳”。于是,便有了本文的这个标题。
【图片说明】军地双方人员在图上研讨防汛方案(手拿草帽者为本文作者)。
作者:茅永辉,江苏省南通市人,公务员,长期供职于山东菏泽,已退休。山东省杂文学会理事。一度以杂文随笔写作为主,近年转而进行散文、小说、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数十年间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多有作品获奖和被收录文集。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