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中国抗战为什么能够胜利?
这自然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中国军民经过浴血奋战的结果。为此,中国军民付出了几千万的巨大伤亡。

那么,那些为国负伤的伤兵们负伤后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晋察冀是八路军抗击日军的主要敌后根据地之一。1938年初,一批记者来到了晋察冀的八路军伤兵医院。
伤兵医院是什么样子?
记者的描述是:
“我们已经走进一间有着宽敞的炕的大房间。在光线不充足的这铺炕上睡着十几个伤兵,有的打伤了手臂,有的打坏了腿。有一个人,头部受了沉重的枪伤,连眼睛也被绷带遮住了,沉沉地睡着,包在灰色绒毯里面的身体有时动一下,但他呻吟也无力,能够用呻吟来减轻一点痛楚的感觉的,还是伤比他轻的同志。
……
这边什么都缺乏,缺乏药品,缺乏医生。他们受了伤,只能擦点碘酒。”
这样的情况,令人看着难受。记者的感觉:“这里是忧郁的。”
那么伤兵的情绪如何呢?
“(晋察冀) 边区有好几个伤兵医院,今天见到的这个是最大的。这里有好几百人。我们又走到了一个院子,痛楚的呻吟从微暗的屋子里发出,又是许多重伤兵住着的房间,在炕的外边,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伤者。他对我们说话时竭力想抬起头来,终于无力地,倒下了。
‘谢谢你们来看我,’他低微地说,是四川口音,‘为国家流血,是应该的,是我们分内的事。只是,’他稍微停一停,继续说,‘八路军太穷了,打仗的没有饭吃,受伤的没有药敷。但是,请你们出去时,告诉外面的同胞,我们不要紧,请他们不要为我们难过;我们不要紧,请他们努力工作吧。我们是,”显然是话说得太多,太兴奋了,他的脸色更苍白,也更疲倦了,‘我们是,既到这里来了,就是准备牺牲的,不把日寇赶出去,我们永远不回家!’
他的眼睛,不知在什么时候,充满泪珠了。而我们也不会比他更冷静,我们互相避开着眼睛。”
这就是受伤后没有医药甚至可能就在炕上等死的伤兵的肺腑之言。这位记者在抗战胜利时写下了7年前的亲眼所见,由衷地说:
“我走了出来,一直到现在,他的最后一句话,和他说话时充满眼泪的眼睛,好像还在眼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