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都是概率盲

读书笔记

书名:《随机漫步的傻瓜》

章次:第二篇第四章

章名:我们都是概率盲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代表作:《黑天鹅》)

我们都是概率盲

我们本性上喜欢确定性的东西,排斥不确定的东西,所以天生对随机性的理解就不够,所以很容易被随机性愚弄。概率本来就是抽象的概念,人的直觉很难理解。这章里塔勒布举了很多例子,其实也说了几个解决之道:

1、利用人们这种心理上的特点作正向或逆向操作

2、了解真实的概率才能克服心中的恐惧,甚至从中盈利,比如期权

3、远离噪音,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4、掌握科学的概率知识,才能减少被蒙蔽的机会。

生活中的例子,利用这个特性作动量或逆向操作

塔勒布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要去度假,可能去巴黎,也可能去加勒比海,那你脑子里可能是两个地方的景象,但是各50%的概率显然没法出现在你脑子里。或者85%和15%呢?

又比如期望值的概念,1000参与赌博,50%的概率得零元,50%的概率的2000元,那么期望值=50%*0+50%*2000=1000。

再比如塔利波的癌症,医生说5年的存活率为72%,实际上意味着72%活着和28%死亡的概率。

我们都是概率盲

两类基金:一类是反向操作者(contrarians),他们的思维逻辑是:嘿,由于人们会系统性地过度反应,所以我们来和他们对着干,卖出赢家,买进输家。另一类则是动能型操作者(momentum players),行为恰好相反,由于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够快,所以我们来买进赢家,卖出输家。由于随机性的作用,这两种人都能在某些期间有所斩获,但不能据此就论断两种理论谁对谁错。

我们都是概率盲

法律上的例子,错估犯罪的可能性

法律上的例子:犯罪证据的概率,犯罪的概率,辛普森案。有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律师发表似是而非的论调,说虐待妻子的男人,只有10%会杀害她们。这是不以谋杀为条件(前提)的概率。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妻子遭丈夫谋杀的案子中,以前也曾遭丈夫殴打的比率有多高(高达50%)。因为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条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也就是以辛普森的妻子被杀的信息为条件,辛普森犯下谋杀罪行的概率,而不是讨论辛普森杀妻的无条件概率(unconditional probability)。说明大学教授都会理解错概率,更何况普通人。

我们都是概率盲

另外还有联合概率的概念,我被诊断患有呼吸道癌,以及同一年遭一辆粉红色凯迪拉克轿车撞死的概率,假设各为10万分之一,则两者同时成立的概率为100亿分之一,也就是把两个显然独立的事件概率相乘。从血型的观点称辛普森有50万分之一的概率不是凶手(律师利用这种诡辩说,洛杉矶有4位这种血型的人),再加上他是被害者的丈夫,以及其他的证据,那么由于相乘效果,对他不利的概率会升高很多很多。

卡夫卡的小说《审判》就描述了一个这样缺乏概率概念的人干的一些荒唐事,然后塔勒布又黑了一下律师和经济学家,说律师是啥不懂胡说八道,经济学家是把数学用在错误的地方,而且还太把他们的理论当回事。

心理学的例子,错估了患病的概率,期权的风险

心理学家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和沃特斯基(和卡尼曼合著《思维的发现》)教会我们如何感觉和处理不确定性。他们发现人类大脑的一些生理机能,引导我们用某种既定的方式去认知事物和表现出某些行为。原因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因为我们不必懂概率,所以也就没有足够的诱因来发展出了解概率的能力。但是更深一层的原因是,人类不是被设计来理解事物的,我们只是被设计来求生和繁衍后代,但为了求生存,我们必须夸大某些事情的概率,例如可能影响我们存活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所以,大脑对生命危险特别在意的人(也就是偏执狂),比较能够生存下来。(这不就是危机意识,底线思维嘛?)

我们都是概率盲

塔勒布接下来又介绍了本内特的《你赌对了吗?》中的一个例子,检验某种疾病时有5%的概率产生误报(false positives)。全部人口有1‰的概率罹患这种疾病。不管是否怀疑罹患这种疾病,随机检测一群人之后,发现有个病患的检测结果呈现阳性,那么这位病患染上这种疾病的概率有多少?

假设没有漏报(false negatives)存在。1000个受检的病患中,预料将有一位罹患这种疾病。999位健康的病患中,检测的结果将有约50位染病,因为准确率是95%。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随机选取的某人,检测呈现阳性且确实染病的概率如下:答案为1/51。(这结果的确超出想象)

我们都是概率盲

塔勒布又普及了一下他的期权致胜法:假设某只股票今天的交易价格是100美元,某人给我权利(但非义务)于一个月后以110美元买进。这称做买入期权(call option)。一个月后,股价涨到110美元以上,我要求期权卖方以110美元的价格把股票卖给我,称做履约(exercise)。这时履约才有意义。要是履约时的股价为120美元,那么我的选择权有10美元的价值,因为我可以按110美元的价格向期权卖方买进股票,然后按120美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卖出,一进一出的差价10美元落袋。不过这样的概率不是很高。购买买入期权时,如果股票的市价低于履约价格,立即履约则没有好处,我们把这种期权称为价外(out-of-the-money)。

假设我用1美元的价格买进这个买入期权。那么距今一个月后这个期权的价值预期将有多少?大部分人认为是零。这个答案不对。这个期权到期时有很高的概率(比方说是90%)价值变成零,但可能有10%的概率平均价值为10美元。因此卖方卖我期权,向我收取的1美元可不是免费奉送给他的。要是卖方不卖我期权,而是自己以100美元的价格买进股票,等上1个月,便可以用120美元的价格卖出,获得20美元的利润。因此现在赚1美元实在不能算什么。同样,我买下的期权也不是损耗性资产,可是连专业人士都可能被愚弄。为什么?因为他们把期望值和最可能出现的情境混为一谈,在本例中,这个期权的期望值为1美元,而最可能的情境是价值为零。他们在心理上高估了最可能情境的重要性,亦即认为市场将纹丝不动。这个期权的价值其实是各种可能状况的加权平均。

我们都是概率盲

新闻界的例子,远离噪音

还有一些新闻界的例子,我简单列下,不展开,有兴趣的可以看原文:

拿氟尿嘧啶(Fluorouracil)去治疗上呼吸道癌,发现它的效果比安慰剂好,但两者差别不太大;配合其他的物理疗法,它能把存活率从21%提高到24%。由于我的样本不大,因此存活率升高了3%,我不确定是是否由于药物的关系,因为这有可能只是随机现象而已。

大盘只从高点下滑10%,但个股从高点下滑的平均跌幅却接近40%。

美国人平均可望活到73岁。因此如果你是68岁,还可以活5年,应该为此好好规划未来5年的投资。

道琼斯指数因为利率下跌而上扬1.03点

美元因为日本贸易顺差扩大而下挫0.12美元

我们都是概率盲

因果关系可能非常复杂。如果有许多可能的原因存在,就不能单独挑一个作为原因。这称做多变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比方说,如果股票市场可能受美国国内利率、美元兑日元汇率、美元兑欧元汇率、欧洲股票市场、美国的国际收支账、美国的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十来种主要因素影响,那么新闻记者必须去观察所有这些因素、观察它们以前个别和共同造成的影响、观察这些影响的稳定性,并且进行统计检验,才能表示股市的涨跌是不是由某项因素引起的。最后,必须给各项因素一个信赖水平(confidence level);如果信赖水平不到90%,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我们都是概率盲

一个人发表的意见中,估计值或预测值的重要性不如信赖水平。假设某个秋季早晨,你要出门旅行,打包行李之前必须先知道那里的天气状况。如果你预期温度是18摄氏度,加减5摄氏度(例如在亚利桑那州),那么你不会带厚重的雪衣和随身便携式电扇。如果你要到芝加哥去,别人告诉你,那里的温度虽然是18摄氏度,但可能变化达到20摄氏度,那么你怎么办?你必须冬天和夏天的衣服都带。准备衣服时,温度期望值是多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高低温差。当你知道高低温相差40摄氏度,准备的衣物就大不相同。再进一步引申,如果你要前往的星球,预期温度也是18摄氏度左右,但加减200摄氏度,这时你要怎么准备衣物?所以,在市场中操作时,市场会往哪里走的重要性,远不如我在某种信赖水平下允许的误差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