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都是機率盲

作者:使用獨立 nn 實作炫酷

讀書筆記

書名:《随機漫步的傻瓜》

章次:第二篇第四章

章名:我們都是機率盲

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代表作:《黑天鵝》)

我們都是機率盲

我們本性上喜歡确定性的東西,排斥不确定的東西,是以天生對随機性的了解就不夠,是以很容易被随機性愚弄。機率本來就是抽象的概念,人的直覺很難了解。這章裡塔勒布舉了很多例子,其實也說了幾個解決之道:

1、利用人們這種心理上的特點作正向或逆向操作

2、了解真實的機率才能克服心中的恐懼,甚至從中盈利,比如期權

3、遠離噪音,避免被錯誤資訊誤導

4、掌握科學的機率知識,才能減少被蒙蔽的機會。

生活中的例子,利用這個特性作動量或逆向操作

塔勒布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你要去度假,可能去巴黎,也可能去加勒比海,那你腦子裡可能是兩個地方的景象,但是各50%的機率顯然沒法出現在你腦子裡。或者85%和15%呢?

又比如期望值的概念,1000參與賭博,50%的機率得零元,50%的機率的2000元,那麼期望值=50%*0+50%*2000=1000。

再比如塔利波的癌症,醫生說5年的存活率為72%,實際上意味着72%活着和28%死亡的機率。

我們都是機率盲

兩類基金:一類是反向操作者(contrarians),他們的思維邏輯是:嘿,由于人們會系統性地過度反應,是以我們來和他們對着幹,賣出赢家,買進輸家。另一類則是動能型操作者(momentum players),行為恰好相反,由于市場的調整速度不夠快,是以我們來買進赢家,賣出輸家。由于随機性的作用,這兩種人都能在某些期間有所斬獲,但不能據此就論斷兩種理論誰對誰錯。

我們都是機率盲

法律上的例子,錯估犯罪的可能性

法律上的例子:犯罪證據的機率,犯罪的機率,辛普森案。有位畢業于哈佛大學的律師發表似是而非的論調,說虐待妻子的男人,隻有10%會殺害她們。這是不以謀殺為條件(前提)的機率。正确的方法應該是看妻子遭丈夫謀殺的案子中,以前也曾遭丈夫毆打的比率有多高(高達50%)。因為我們這裡讨論的是條件機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ies),也就是以辛普森的妻子被殺的資訊為條件,辛普森犯下謀殺罪行的機率,而不是讨論辛普森殺妻的無條件機率(unconditional probability)。說明大學教授都會了解錯機率,更何況普通人。

我們都是機率盲

另外還有聯合機率的概念,我被診斷患有呼吸道癌,以及同一年遭一輛粉紅色凱迪拉克轎車撞死的機率,假設各為10萬分之一,則兩者同時成立的機率為100億分之一,也就是把兩個顯然獨立的事件機率相乘。從血型的觀點稱辛普森有50萬分之一的機率不是兇手(律師利用這種詭辯說,洛杉矶有4位這種血型的人),再加上他是被害者的丈夫,以及其他的證據,那麼由于相乘效果,對他不利的機率會升高很多很多。

卡夫卡的小說《審判》就描述了一個這樣缺乏機率概念的人幹的一些荒唐事,然後塔勒布又黑了一下律師和經濟學家,說律師是啥不懂胡說八道,經濟學家是把數學用在錯誤的地方,而且還太把他們的理論當回事。

心理學的例子,錯估了患病的機率,期權的風險

心理學家卡尼曼(《思考快與慢》的作者)和沃特斯基(和卡尼曼合著《思維的發現》)教會我們如何感覺和處理不确定性。他們發現人類大腦的一些生理機能,引導我們用某種既定的方式去認知事物和表現出某些行為。原因是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因為我們不必懂機率,是以也就沒有足夠的誘因來發展出了解機率的能力。但是更深一層的原因是,人類不是被設計來了解事物的,我們隻是被設計來求生和繁衍後代,但為了求生存,我們必須誇大某些事情的機率,例如可能影響我們存活的事件發生的機率。是以,大腦對生命危險特别在意的人(也就是偏執狂),比較能夠生存下來。(這不就是危機意識,底線思維嘛?)

我們都是機率盲

塔勒布接下來又介紹了本内特的《你賭對了嗎?》中的一個例子,檢驗某種疾病時有5%的機率産生誤報(false positives)。全部人口有1‰的機率罹患這種疾病。不管是否懷疑罹患這種疾病,随機檢測一群人之後,發現有個病患的檢測結果呈現陽性,那麼這位病患染上這種疾病的機率有多少?

假設沒有漏報(false negatives)存在。1000個受檢的病患中,預料将有一位罹患這種疾病。999位健康的病患中,檢測的結果将有約50位染病,因為準确率是95%。正确的答案應該是,随機選取的某人,檢測呈現陽性且确實染病的機率如下:答案為1/51。(這結果的确超出想象)

我們都是機率盲

塔勒布又普及了一下他的期權緻勝法:假設某隻股票今天的交易價格是100美元,某人給我權利(但非義務)于一個月後以110美元買進。這稱做買入期權(call option)。一個月後,股價漲到110美元以上,我要求期權賣方以110美元的價格把股票賣給我,稱做履約(exercise)。這時履約才有意義。要是履約時的股價為120美元,那麼我的選擇權有10美元的價值,因為我可以按110美元的價格向期權賣方買進股票,然後按120美元的價格在市場上賣出,一進一出的差價10美元落袋。不過這樣的機率不是很高。購買買入期權時,如果股票的市價低于履約價格,立即履約則沒有好處,我們把這種期權稱為價外(out-of-the-money)。

假設我用1美元的價格買進這個買入期權。那麼距今一個月後這個期權的價值預期将有多少?大部分人認為是零。這個答案不對。這個期權到期時有很高的機率(比方說是90%)價值變成零,但可能有10%的機率平均價值為10美元。是以賣方賣我期權,向我收取的1美元可不是免費奉送給他的。要是賣方不賣我期權,而是自己以100美元的價格買進股票,等上1個月,便可以用120美元的價格賣出,獲得20美元的利潤。是以現在賺1美元實在不能算什麼。同樣,我買下的期權也不是損耗性資産,可是連專業人士都可能被愚弄。為什麼?因為他們把期望值和最可能出現的情境混為一談,在本例中,這個期權的期望值為1美元,而最可能的情境是價值為零。他們在心理上高估了最可能情境的重要性,亦即認為市場将紋絲不動。這個期權的價值其實是各種可能狀況的權重平均。

我們都是機率盲

新聞界的例子,遠離噪音

還有一些新聞界的例子,我簡單列下,不展開,有興趣的可以看原文:

拿氟尿嘧啶(Fluorouracil)去治療上呼吸道癌,發現它的效果比安慰劑好,但兩者差别不太大;配合其他的實體療法,它能把存活率從21%提高到24%。由于我的樣本不大,是以存活率升高了3%,我不确定是是否由于藥物的關系,因為這有可能隻是随機現象而已。

大盤隻從高點下滑10%,但個股從高點下滑的平均跌幅卻接近40%。

美國人平均可望活到73歲。是以如果你是68歲,還可以活5年,應該為此好好規劃未來5年的投資。

道瓊斯指數因為利率下跌而上揚1.03點

美元因為日本貿易順差擴大而下挫0.12美元

我們都是機率盲

因果關系可能非常複雜。如果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存在,就不能單獨挑一個作為原因。這稱做多變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比方說,如果股票市場可能受美國國内利率、美元兌日元匯率、美元兌歐元匯率、歐洲股票市場、美國的國際收支賬、美國的通貨膨脹,以及其他十來種主要因素影響,那麼新聞記者必須去觀察所有這些因素、觀察它們以前個别和共同造成的影響、觀察這些影響的穩定性,并且進行統計檢驗,才能表示股市的漲跌是不是由某項因素引起的。最後,必須給各項因素一個信賴水準(confidence level);如果信賴水準不到90%,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

我們都是機率盲

一個人發表的意見中,估計值或預測值的重要性不如信賴水準。假設某個秋季早晨,你要出門旅行,打包行李之前必須先知道那裡的天氣狀況。如果你預期溫度是18攝氏度,加減5攝氏度(例如在亞利桑那州),那麼你不會帶厚重的雪衣和随身便攜式電扇。如果你要到芝加哥去,别人告訴你,那裡的溫度雖然是18攝氏度,但可能變化達到20攝氏度,那麼你怎麼辦?你必須冬天和夏天的衣服都帶。準備衣服時,溫度期望值是多少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高低溫差。當你知道高低溫相差40攝氏度,準備的衣物就大不相同。再進一步引申,如果你要前往的星球,預期溫度也是18攝氏度左右,但加減200攝氏度,這時你要怎麼準備衣物?是以,在市場中操作時,市場會往哪裡走的重要性,遠不如我在某種信賴水準下允許的誤差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