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特赦1959》中,有一个“罗盘”不离手、铜板不离身的神秘战犯,他叫蔡守元。
蔡守元是个虚构的人物,可他身上发生的故事可不是完全编出来的,蔡守元这个人物参照了多个真实人物原型,其中就有“左手罗盘右手枪”,号称“罗盘将军”的张淦。

张淦曾任国军第3兵团司令官,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陆军中将。他是国民党高级军官,可有时候更像个“风水大师”。
张淦是广西桂林人,回族,与李宗仁是广西陆军速成学堂的同窗,后来又与白崇禧、黄绍竑一起在广西陆军模范营效力,凭借这样绝对有竞争力的人脉关系,张淦在桂系国民党军中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这位将军极度崇尚风水学说,带兵打仗也不耽误“刻苦研习”,有意思的是,他把风水学说与军事紧密融合到了一起。
于是,张淦身边就有了个寸步不离的上等兵,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背罗盘,一旦张长官需要,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递过罗盘。有一个背罗盘的上等兵,因为“表现”出色,张淦破格提拔他为少校军官。
行军、打仗、布防,进攻、后退、固守,张淦都得算一卦,然后再按结果行事。张淦爱算卦到后来愈演愈烈,据说,就是参加个会议,他也要拿着罗盘好好勘测一下地形,找出一个最利于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因此,白崇禧赠了他这个绰号——罗盘将军。也许是张淦的江湖小把戏骗过了李宗仁、白崇禧他们,只要张淦不影响打仗,李、白从来懒得管他。
而且,在小诸葛白崇禧看来,一个优秀的领兵将领,如果能够把握好地势水文环境,利用好当地的气候条件,对于行军打仗会有重要作用,比如三国诸葛亮草船借箭。
白崇禧在武汉时曾对其麾下说,具有大将之才者,一为张淦,一为胡琏,对张淦的评价甚高。白崇禧将桂系3个兵团比作车、马和炮,其中张淦的第3兵团就是“车”。
1938年6月,“罗盘将军”张淦调任有“钢7军”之称的桂军第7军中将军长。这段时间也是张淦的风水学识大放异彩的黄金时期,部队在哪里驻扎,向什么地方进攻、撤退,张淦都要用罗盘算上一卦。
张淦上过正规的军校,又像诸葛亮那样英武神明,广西子弟兵对其深信不疑,对日作战中,只要张长官算卦后告诉大家:死守则必胜,士兵们即使拼得尸山血海,也不会后退半分。由此,狂妄的日军都害怕与这支桂军部队交手。
1939年,张淦晋升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7绥靖区副司令,参与了一系列对日作战,战功斐然。
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张淦发现“风水”、卜卦不那么灵验了。
1949年9月,在湖南衡宝战役开打之前,张淦还专程去了一趟韶山,挖毛家祖坟以破坏风水。但是,“风水”并没有偏爱张淦,一仗打下来,张淦一败涂地,损失近五万余人马。
11月29日,国民党大势已去,仅剩白崇禧还带着张淦等在两广负隅顽抗。第3兵团司令张淦守下还有近2万国民党残军,他按例卜上一卦后,打算在博白与解放军对抗,而后再经合浦从海上逃跑。
这天午夜,张淦在博白县图书馆的指挥部乱作一团,外面枪炮声不断,解放军的喊杀声几乎清晰可见了。
张大师像往常一样问卜探吉凶,他掏出罗盘,勘察了方位,并将三枚铜币抛向天空,曰:"人头朝上,必有奇兵相救。"
铜币果然是人头朝上,众人心里松了一口气。
张淦喜形于色地告诉参谋长:“放心吧,神兵马上就会赶来!”
话犹未了,“神兵”果然从天而降,不过这只“神兵”不是张淦期盼的援军,而是解放军43军382团的飞虎队。
飞虎队战士占领了指挥部,花费了不少时间,才在一间屋子里的床底下抓到了张淦。
张淦是解放军在广西战役之中俘虏的最高级别的国名党将领,后来,他被押解至北京功德林战犯改造所。
在功德林,张淦与沈醉的关系处得不错,沈醉经常就“罗盘”、“风水”这样的话题跟张淦开玩笑。
沈醉笑他:“看来你的卦确实很准……”
没等他说完,张淦得意地接上话说:“当然啦,灵得很,要不要我帮你算上一卦?”
“说有奇兵就有奇兵,可惜没算出是解放军的奇兵。”沈醉接着把话说完了,张淦才知道,自己被沈醉耍了。
张淦哭笑不得地说:“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沈醉又问:“你这么能算,那你就没算到会被解放军俘虏吗?”
沈醉的话如此刁钻,还是没能让张淦哑口无言,他理直气壮地说:“当年周文王还被关了百日呢,你说是不是?”
“罗盘将军”张淦把“风水”凌驾于一切之上,这种做法失之偏颇。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天时地利,确实会有助于排兵布阵,只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或略人的主观能动性。
1959年,“罗盘将军”张淦病逝于战犯管理所,终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