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以前聊过一个话题,叫做“演员有三种遗憾”。
与导演王家卫有关。
比如没有遇见巅峰期的王家卫、遇见巅峰期的王家卫但没能拿奖,或者是拿了奖但很快就分道扬镳,以四大天王对应,很奇趣,都恰好对应上了。
而最近遇到一些梁朝伟先生的粉丝,很有趣。
他们说,《一代宗师》就是郭富城作品的天花板,又问“郭富城演得了《花样年华》吗?”,更有甚者说,王家卫都看不上你郭富城。
先不说这些言论的合理性。
只是看言论里充斥的自负、偏见和傲慢,都能令人哑然失笑。
见过太多人,根本不了解一个演员的作品,却敢随意开口去否定他人。
这其实无非是见识浅薄。

但因为他们这些言论,引发了一个问题的思考。
即如题目所言。
现在的郭富城,还需要王家卫吗?
这句话或许也是傲慢的。
毕竟王家卫声威显赫,十部电影产出五个影帝、三个影后,甚至还有国际A类影帝奖。
有演员想不和王家卫合作吗?或许是有的,但大概率不会有很多。
而郭富城也曾经在凭电影《C+侦探》连续第三度入围金马奖影帝的时候说过,“李安是非常好的导演,我很希望有机会与他合作。”所以对于王家卫和李安这个级数的导演,应该没有演员会拒绝。
但不拒绝,与需要是两回事。
在《C+侦探》之前,郭富城合作过杜琪峰和谭家明两位香港影坛的名导,之后与内地的顾长卫、陈凯歌和香港的严浩合作过,如果以顶级名导来讲的话,应该就这么五位。
更多的合作都来自新导演。
而所谓“需要王家卫”这个问题,主要应该从奖项、作品和演技能力的角度上去看。
郭富城这十来年,手握两个金马影帝、一个金像影帝。
奖项不算特别多,但起码也是中流往上了。
以三金影帝奖数量而论的话,也只有梁朝伟、梁家辉、周润发和刘德华四个演员排在前面,他与刘青云、张家辉和成龙并列第三名。
对他们而言,奖项应该是一种随缘的心态了。
所以不存在还有很大的渴求。
就作品来讲,既有《父子》、《最爱》、《百年浮城》和《踏血寻梅》这种纯文艺或小众的经典电影,也有《风云之雄霸天下》、《寒战》和《无双》这种商业佳作。
厚度和硬度也可谓足够。
那么最后剩下就是演技提升问题了。
他对演技能力的追逐,确实堪称走火入魔级别的。
但他从一开始在文艺小众电影里打转,到《最爱》、《百年浮城》时期的惊艳跃进,再到《踏血寻梅》和《道士下山》期间内敛与张力同存,其实就已经臻至某种极境状态,再藉由《破局》打破最后的屏障,以《无双》登临巅峰。
之后《麦路人》和《秘密访客》的表现,八个字形容,洗尽铅华、举重若轻。
巅峰、稳定与创造力同存,这就是现阶段郭富城的演技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创造力。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演技和创造力有什么关系?
可能举例来讲就会很清晰。
以前谈过香港影史上,五部现象级电影及演员表现。
真正令人惊艳的表演,绝不是仅仅跟随剧本描述去走所能够达成的。
其中有《英雄本色》的小马哥、《无间道》的陈永仁、《无间道2》的倪坤、《寒战》的李文彬以及《无双》的李问,这五部电影,皆因这五个演员的表演而更有光芒。
这个名单或许还应该增加,比如《大追捕》中的张家辉。
如果能够拿到剧本对照,你会惊讶于,短短几行字,与大银幕上的表演,居然有着如斯遥远的距离。
而那些平庸的演员,则会缺乏这种创造力,所以当你无法在一个演员的任何一部作品中找到这种光芒夺目的表现时,几乎就可以断言,他只是一个普通演员。
再反过来讲,很多演员的坠落,也就从失去创造力开始。
他们会将任何角色塑造成同一个模样。
其实道理也很老套,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八个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而郭富城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仍然很强劲。
起码从他近期的作品中,还完全看不到丝毫表演重复的影子。
从臧sir、周西宇、高见翔到李问、博哥和汪先生,身份、性格、性情都完全迥异,待映作品中有枭雄、工程师、华侨、摇滚歌手及卧底警察,正在拍的电影中是玩黑色幽默的龅牙贼。
这就是关于创造力结论的根据。
在年内拍摄《扫毒3》时,他曾经讲过,自己在追寻一个新的电影角色。
说明心境在蜕变,步入了另一个层面。
或可理解为更为专注和痴迷,但又已超然物外。
回到题目话题,他还需要王家卫吗?
答案是需要,又不需要。
如果遇上王家卫,有可能产生一部超级的经典。
但即便没有王家卫,他也能够步步走高。
这就是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