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房地产泡沫系列7:曾经,房价鼓吹手的预言为何屡屡成真?(上)

先讲一个与本文主题貌似无关的故事段子。

女儿新婚,妈妈对女儿说,要管紧丈夫,否则以后丈夫会离婚。女儿相信妈妈为自己好,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完全采纳建议,坚决落实“管紧”精神。从此,女儿对深爱自己的丈夫处处盯防,设置了无数条“家规”:比如,晚上11点钟必须回家,不准与异性朋友聚餐,花钱需提前请示汇报,工资收入全部上交。。。。。。出差在外,必须每隔三个小时告知地点,在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女儿经常隔三差五打电话,还要视频聊天。。。。总之,将丈夫的言行死死“管紧”。

亲爱的朋友,假如您遇到这样的老婆(或老公),您会怎么做?

和您一样,不出所料,故事中的这个丈夫忍无可忍,最终离婚,义无反顾!决绝而去!

故事的结局是:离婚后,妈妈骄傲、自豪地对女儿说:孩子,你看,我当初说的没错吧!你这个丈夫果然离婚!(绝口不提离婚对女儿造成的痛苦和伤害!)

那么,这个故事与本文有啥关系呢?请稍安勿躁,且听我稍后分解。

言归正传。

在我国房地产总体上持续上涨20多年(当然中间有几次短暂的回调)的过程中,无论在哪个阶段,总有不少砖家鼓吹:房价还要涨!涨!涨!在房价处于回调时期时,房价鼓吹手们声嘶力竭的喊:回调是暂时的,房价终将还会上涨!上涨是永远不变的万年铁律!!赶紧买,再不买,以后就更买不起了!

总之,曾几何时,房价上涨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鼓吹手的喊涨口号声。

在砖家们的鼓吹下,在媒体的铺天盖地的宣传下,亿万老百姓们信以为真了,慌神了,他们相信了砖家们说的“再不买,以后就买不起了”,在房价必将大涨的普遍预期下,无论自己收入能否支撑得起房价,他们都砸锅卖铁、四处借贷、向银行贷款凑齐首付,拼命涌进房地产。 同时,一大波炒房客也蜂拥而入,到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炒房。加入炒房大军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单位,包括大型国有企业,许多上市公司。。。银行也见投资房产有利可图,放松银根,甚至违规房贷。如烈火烹油,总之,在砖家们的鼓吹下,整个社会都形成了“房价还将上涨的预期”,人们都深信“再不买就买不起了”,社会的资金几乎全部流入房地产市场,房价焉能不涨?于是房价飙升就成为必然!

亲爱的朋友,明白其中的“预期的力量”吗?这就是“买涨不买跌”的投资心理啊。在这个意义上,信心比黄金更贵,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当房价果然上涨后,砖家们则得意洋洋的说,看,我当初的预言多么的精准!我多么的高明!多么的有先见之明!。。。。。。

砖家们的鼓吹既然屡次得到验证,就自然被老百姓深信不疑。。。。就吸引更多的老百姓砸锅卖铁,缩衣节食,勒紧腰带,奋不顾身的投入到房地产。。。。。。

下一个循环由此产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正如击鼓传花,紧锣密鼓,鼓声不停。。。。

直到终于有一个时刻,啪的一声!鼓声停止!终于产生了最后一个接棒者,他发现棒子传不下去了。。。。。。他已经高位套牢了,他是谁?他是2017-2018年间高位买房的刚需者、炒房客!他是4万均价买房的燕郊购房者,他是12万均价买房的深圳炒房客,他还是。。。。。。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您再回头看看前面的故事段子,能发现点什么吗?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吗?

新的问题来了。如果说,段子中的女儿是因为相信妈妈对自己有着真诚无私的爱,才相信妈妈的话(妈妈的建议是出于“好心”,故事是“好心办坏事”),那么,现实生活中,无数居民为什么相信砖家们的话,最终高位买房呢?砖家们有哪些忽悠秘诀呢?

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房地产泡沫系列8:曾几何时,房价鼓吹手的预言为何屡屡成真?屡试不爽?(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