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房地産泡沫系列7:曾經,房價鼓吹手的預言為何屢屢成真?(上)

先講一個與本文主題貌似無關的故事段子。

女兒新婚,媽媽對女兒說,要管緊丈夫,否則以後丈夫會離婚。女兒相信媽媽為自己好,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完全采納建議,堅決落實“管緊”精神。從此,女兒對深愛自己的丈夫處處盯防,設定了無數條“家規”:比如,晚上11點鐘必須回家,不準與異性朋友聚餐,花錢需提前請示彙報,工資收入全部上交。。。。。。出差在外,必須每隔三個小時告知地點,在做什麼,和誰在一起。。。。女兒經常隔三差五打電話,還要視訊聊天。。。。總之,将丈夫的言行死死“管緊”。

親愛的朋友,假如您遇到這樣的老婆(或老公),您會怎麼做?

和您一樣,不出所料,故事中的這個丈夫忍無可忍,最終離婚,義無反顧!決絕而去!

故事的結局是:離婚後,媽媽驕傲、自豪地對女兒說:孩子,你看,我當初說的沒錯吧!你這個丈夫果然離婚!(絕口不提離婚對女兒造成的痛苦和傷害!)

那麼,這個故事與本文有啥關系呢?請稍安勿躁,且聽我稍後分解。

言歸正傳。

在我國房地産總體上持續上漲20多年(當然中間有幾次短暫的回調)的過程中,無論在哪個階段,總有不少磚家鼓吹:房價還要漲!漲!漲!在房價處于回調時期時,房價鼓吹手們聲嘶力竭的喊:回調是暫時的,房價終将還會上漲!上漲是永遠不變的萬年鐵律!!趕緊買,再不買,以後就更買不起了!

總之,曾幾何時,房價上漲的過程,總是伴随着鼓吹手的喊漲口号聲。

在磚家們的鼓吹下,在媒體的鋪天蓋地的宣傳下,億萬老百姓們信以為真了,慌神了,他們相信了磚家們說的“再不買,以後就買不起了”,在房價必将大漲的普遍預期下,無論自己收入能否支撐得起房價,他們都砸鍋賣鐵、四處借貸、向銀行貸款湊齊首付,拼命湧進房地産。 同時,一大波炒房客也蜂擁而入,到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炒房。加入炒房大軍的還有許許多多的企業機關,包括大型國有企業,許多上市公司。。。銀行也見投資房産有利可圖,放松銀根,甚至違規房貸。如烈火烹油,總之,在磚家們的鼓吹下,整個社會都形成了“房價還将上漲的預期”,人們都深信“再不買就買不起了”,社會的資金幾乎全部流入房地産市場,房價焉能不漲?于是房價飙升就成為必然!

親愛的朋友,明白其中的“預期的力量”嗎?這就是“買漲不買跌”的投資心理啊。在這個意義上,信心比黃金更貴,并不是毫無道理的。

當房價果然上漲後,磚家們則得意洋洋的說,看,我當初的預言多麼的精準!我多麼的高明!多麼的有先見之明!。。。。。。

磚家們的鼓吹既然屢次得到驗證,就自然被老百姓深信不疑。。。。就吸引更多的老百姓砸鍋賣鐵,縮衣節食,勒緊腰帶,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房地産。。。。。。

下一個循環由此産生,周而複始,生生不息,綿綿不絕。。。。。。正如擊鼓傳花,緊鑼密鼓,鼓聲不停。。。。

直到終于有一個時刻,啪的一聲!鼓聲停止!終于産生了最後一個接棒者,他發現棒子傳不下去了。。。。。。他已經高位套牢了,他是誰?他是2017-2018年間高位買房的剛需者、炒房客!他是4萬均價買房的燕郊購房者,他是12萬均價買房的深圳炒房客,他還是。。。。。。

親愛的讀者朋友,請您再回頭看看前面的故事段子,能發現點什麼嗎?發現了什麼共同點嗎?

新的問題來了。如果說,段子中的女兒是因為相信媽媽對自己有着真誠無私的愛,才相信媽媽的話(媽媽的建議是出于“好心”,故事是“好心辦壞事”),那麼,現實生活中,無數居民為什麼相信磚家們的話,最終高位買房呢?磚家們有哪些忽悠秘訣呢?

且聽下回分解。

下回預告:房地産泡沫系列8:曾幾何時,房價鼓吹手的預言為何屢屢成真?屢試不爽?(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