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田小明 跟着毛主席学战争 准备打仗

作者:单位应急管理中心吕牙

准备打仗

田小明

反“围剿”的准备

毛主席告诫我们:对于敌人的一次有计划的“围剿”,如果我们没有必要的和充分的准备,必然陷入被动地位。临时仓卒应战,胜利的把握是没有的。

战争应不应该准备?打仗需不需要准备?

没有准备,是打不了胜仗的。

一、只有准备好打仗,才能打胜仗。

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谋。讲的就是做好战争准备。你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敌人知道你没有做好准备,敌人以为你没有做好准备,敌人就会进攻。

你没有准备好,就陷于被动,一定会吃大亏。

你准备好了,敌人也许知道厉害,就不会进攻了。

你准备好,装做没有准备好,敌人以为你没有准备好,敌人受骗了,发起进攻,结果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敌人再发动进攻,就得惦量惦量。

准备是制止战争最有效的方法。演习就是一种实战化的准备。反复地演习,做好自己的准备,也向敌人显现,我准备好的,你来进攻吧。

准备,有时是明示,有时是在暗中。

明示, 是示强,是一种阻吓;暗中,是示弱,是一种诱敌深入。

没有准备和准备好的方法和结果

<col>

没有准备

1,没有准备好。

陷于被动,吃大亏。打不了胜仗。

2,反对准备。

幼稚可笑,贻误战机,危害无穷。

准备好了

3,准备好。示敌,演习。

明示。示强。

不战而屈人之兵。

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

4,准备好。示弱。诱敌深入。

敌人受骗,受到教训。

而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打仗需要准备,怎么准备,如何准备?

二、准备好,不打无准备之仗。

准备早晚的问题:

准备好,不打无准备之仗。

充分准备

敌人的“围剿”,是有计划的。敌人的进攻,也是谋算好的。

做好必要和充分的准备,要有预案,有方法,有备胎。

不可轻敌

看不到敌人的危害。没有及时准备,敌人进攻时就手忙脚乱了。

没有必要的和充分的准备,必然陷入被动挨打的地位。

准备过早的问题

不知敌何时进攻

敌人的准备是在秘密地进行的,何时开始进攻还不知道。

过于疲惫,减少进攻的利益。

准备开始早了,不免减少进攻的利益,而且有时会给予红军和人民以若干不良的影响。

准备过晚问题

反对准备。

处于困难境地,被敌人打得手足无措。

准备时机的选择

了解

敌情我情。

不可夸大敌人过去失败的程度。

不可夸大过去胜利的程度,

准备早晚的问题?就是开始准备的时机问题。

毛主席说: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较之前者为小,而其利益,则是有备无患,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

田小明 跟着毛主席学战争 准备打仗

与其迟,不如早。就是要早准备。早准备,损失最小,有备无患。

准备不是劳民伤财,不是穷兵黩武,动费万计。 黩武:滥用武力。不能像现在的美国一样。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

三、准备的主要问题

准备的主要问题

准备退却

1、不要使红军向着不利于退却的方向。

2、不要进攻得太远了。

3、不要使红军过于疲劳。

政治动员

敌人的进攻时要讲楚的问题:

1、 必然性

2、 迫切性

3、 危害人民的严重性

我们的工作中的重点和要求:

1、 必须公开

2、 敌人的弱点

3、 红军的优良条件

4、 我们胜利的志愿

5、 我们的工作方向

6、 严守军事秘密

7、 关键说服干部

征集新兵

1、 人口和政治觉悟

2、 红军的情况和消耗情况

财政和粮食

1、 重大意义,

2、 战争时间的延长,

3、 军民的最低的限度。

政治异己分子

1、不可不警戒。

2、不可过于恐惧他们的叛变。

3、主要是政治上向说明,争取中立

4、对极少数最危险性的分子,才可以采用严峻手段,例如逮捕等。

军事理论与技术装备

1、 光有热情和觉悟还不够。

2、 落后就要挨打。

3、 软实力:军事思想理论的落后。

4、 硬实力:技术武器装备的落后。

四、胜利的程度和准备有关。

准备得越充分,胜利的程度越大

不准备,很难取胜。

畏敌如虎

1、 被敌人吓倒

2、 惊惶失措

轻敌

3、 放松准备

4、 反对准备

准备得越充分,胜利的希望和程序越大。

积极投身准备阶段

1、热烈而镇定的情绪,

2、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