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饭,打开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全书65000字,正文一共五个部分,包括序曲、第一手记、第二手记、第三手记、后记,文后附太宰治创作年谱以及译后记。
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打扰,预计熄灯前能看完。
但实际上,睡觉前我只看完了三分之一。
这部小说,比预想的读起来要艰难。
从我打开它,到读完,一共用了三天的时间,我所说的一天,不是24小时,也不是8小时,而是读了一部分,就必须停下来,没有力气继续读下去。
在第三天的早上,我终于读完了这部小说。
读完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太宰治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小说?
他是在写他自己吗?
意义何在呢?

01.“我曾经以为自己很孤独,幸好看了《人间失格》”
小标题来自小说第一页,紧挨着书名《人间失格》的下方,从文字理解,小说应该是讲了一个更加孤独的故事,因为只有孤独才能治愈孤独。
阅读这部小说前,我提前做了一定的心理建设,虽然我不知道具体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但我大概知道这篇小说是一个什么样的调子,就像我大概知道作家太宰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鉴于这部小说颓废到极致的精神内核和“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厌世感,有太多人不想阅读这部小说,甚至有人建议心理素质差的人不要看这部小说,尽管这部小说被誉为“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
当然也有人说,对于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历史给了过高的评价。
我觉得日本文学批评家奥野健男的评价比较客观,这也是我阅读这部小说的感受。
他说,对于太宰治,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肯定还是否定,太宰治的作品总拥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宰治笔下生动的描绘都会直逼读者的灵魂,让人无法逃脱。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也有翻译成《不再为人》)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这部小说是太宰治写作生涯的一个句号,也是他自己人生的休止符,完成《人间失格》后,太宰治跳海自杀。
不同时期的太宰治
太宰治,原名津岛修治,生于1909年,在1948年6月自杀,去世的时候仅仅39岁,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
《人间失格》大概说的是,一个作家偶然之间得到了一个叫大庭叶藏的男人写的手记,这是作家认识的一个酒馆老板娘送给他当做写作素材的,原本不以为意的作家在通宵读完了大庭叶藏的手记之后,认为处理手记的最好办法是直接拿去发表。作家跟酒馆老板娘交流看完手记的感受,作家说,如果手记里写的都是事实,如果我也是他朋友的话,说不定也会带他去精神病院,酒馆老板娘却说,她印象中的小叶是一个性格直率、为人聪慧像神一样纯粹的好人。
有人说,太宰治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透过《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大庭叶藏的悲剧故事,他讲述了自己生而为人的痛苦
关于这种说法,我不是很确定。
因为,从这部小说里,我感受到的是他对世人温柔的怜悯和爱的渴求。
有人问,《人间失格》这么丧,为什么还会被奉为经典?我想,吸引人的可能是那人性堕落背后所彰显出的希望的力量吧。
就像这部小说书名下方写的,“我曾经以为自己很孤独,幸好看了《人间失格》”。
02.序曲:三张照片
那么,大庭叶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在《人间失格》序曲中提到三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大庭叶藏的幼年时代。
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被很多女人围着,露出难看的笑容,一张越看越令人生厌的笑脸。
(图片来自豆瓣电子书《人间失格》)
第二张照片,是大庭叶藏的学生时代。
相貌俊美,学生打扮,面带微笑,但感觉不出活着的滋味。
第三张照片,可能是大庭叶藏的青年或者中年时代,因为看不出年龄。
头发花白,面无表情,像自然死去的样子,照片上弥漫着不详的气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这三张照片既代表了大庭叶藏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暗示了他最终走向幻灭的结局。
03.《人间失格》第一手记:一个讨厌自己的小孩
幼年的叶藏认为火车站的天桥复杂而有趣,就像他认为地下的车比地上的车更别出心裁,当他发现一切都为了实用而建造,就会觉得索然无趣。
他从小体弱多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不知道饥饿的滋味,一声不吭地集体用餐会让他感到恐惧,在他看来,那场景仿佛是向潜伏在家中的亡灵进行的一种仪式。
“人不吃饭就会死”对他来说是一种威胁,因为人不吃饭就会死,所以才不得不工作,不得不吃饭。
他对人类的行为迷惑不解,这让他辗转难眠,痛苦不堪,这种思考让他陷入不安和恐惧。
他对人类极度恐惧,却又无法对人类死心。
所以他想出一个办法,戴上面具,做一个装傻搞笑的人。
他讨好式的表演,赢得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欢心,却让他对自己更加绝望。
在学校里,他学习成绩突出,但品行却刚刚及格,这都源于他为了隐藏内心的忧郁和敏感而把自己刻意伪装成一个搞笑的怪胎。
有一次,叶藏的父亲所属的政党中的一位名人到镇上演讲,镇上与大藏父亲相熟的人几乎全部赶去捧场。演讲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大家把演讲贬得一文不值,也批评大藏父亲的开场致辞如何拙劣。但是当他们顺道到大藏家做客的时候,脸上却挂着笑容,夸赞演讲如何如何成功。
彼此欺骗,却又神奇的彼此毫发无伤,就像没有察觉到互相欺骗一样。
叶藏难以理解那些彼此欺骗,却又能通透明朗地活着,以及有信心活下去的人。对他来说,人类的生活无从捉摸。
他用娱乐的方式,欺骗着别人,让大家以为他是一个快乐的小孩。
实际上,他只是想把大家逗笑,这样就没有人注意到他和他内心里深藏的秘密
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人间失格》
我发现,大庭叶藏从表面上看,并不是特别奇怪的小孩。
仔细想想,我们小时候似乎也有类似的经历。
我们常常充满好奇又不被理解,想要表现得像个大人,但其实幼稚得可笑,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想要吸引旁人的目光,做些奇怪的动作或者说些俏皮话,也会为了合群而故意搞笑,引来别人的大笑,好像这样我们就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一个人的时候又难免会为这种勉为其难的融入而黯然神伤。
面对这些表象,我们从来都没有去想过,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大人们对孩子的奇怪行为也都习以为常。
但是太宰治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被深不见底的孤独感困住的小孩。
他越卖力的搞笑,我就越替他难过。
那种夹杂着羞耻、讨好、恐惧、绝望的敏感,那种只要卸下浅薄和搞笑的伪装就觉得生不如死的阴郁,那种明明洞察一切,却只能像个小丑一样活着的无力感,仿佛兜头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我试图在字里行间找到一点希望,那种透过裂隙照进来的光。
我无比希望,大庭叶藏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完小学,上中学读大学,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在社会的打磨下,最初的敏感逐渐钝化,泯然众人,快乐的度过一生。
那么,大庭叶藏接下来的人生到底会是什么样呢?
明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人间失格》后面的部分,看看在太宰治的笔下,大庭叶藏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人生。
我是@吐槽姐妹话,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祝您开心,感谢阅读。
PS:昨天我发了一条微头条,得到了很多友友的声援,99+之后又是99+,我尽量及时回复大家,如果有遗漏的,也请大家不要纠结,在此我一并表示特别的感谢,既然大家认同我的观点,那我们就一同奋斗,希望我们在头条的创作之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图片源自头条免费图库和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