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雷军退出多家“小米系”公司,双线造车是真的吗?

自从雷军放言豪掷100亿元投身汽车赛道,小米造车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雷军退出多家“小米系”公司,双线造车是真的吗?

日前,有报道称,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系”公司的法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这被市场解读为,雷军将更加专注于造车业务。与此同时,小米控股的生态链公司智米科技也已加入造车大部队。有声音认为,小米集团将双线造车。事实真相究竟为何?

雷军退出多家关联公司

雷军退出多家“小米系”公司,双线造车是真的吗?

雷军又搞事情了。12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雷军不再担任谧空间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该公司正是“小米系”关联公司之一。

其实,这不是雷军第一次退出关联公司。自宣布造车以来,雷军已经多次退出“小米系”公司。

9月1日,小米汽车完成工商注册,雷军注资100亿元,亲自担任法人代表。随后,他就陆续退出旗下关联公司的职务。10月15日,雷军不再担任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10月21日,雷军不再担任成都倍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2月7日,雷军不再担任小米科技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对于市场关注的“雷军退出多家关联公司”,小米方面回应称,该行为是正常变更。今年以来,雷军的精力主要放在造车相关事务上,高管们已经可以分担相关的一些工作和职责,这是一个姿态,更是一个行动。

近来,关于小米的新闻可不止这一则。有媒体报道称,小米生态链公司智米科技已经切入造车赛道。该公司一个重大人事变动是前通用泛亚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加盟,负责智米的正常业务。此外,不少北汽的电子电器架构人员也加入智米。

对此,市场猜测,小米集团将采取双线造车的策略。智米科技的造车业务保持独立,方向也是乘用车。小米方面回应称,小米集团没有所谓的双线造车规划。智米是一家生态链企业,出于兴趣研究电动车,组建了一个小团队,目前在做非常早期的工作。

小米造车进展如何?

雷军退出多家“小米系”公司,双线造车是真的吗?

雷军不再兼任关联公司相关职务,无疑是为了更快地造车。那么,自9月1日完成工商注册后,小米造车到底进展如何呢?

此前,雷军在投资者会上曾经透露,“目前小米造车的各项进展,比我的预期要快。”这意味着,面对造车赛道的激烈竞争,小米造车已经提速。对雷军来说,能不管的事情放手,无疑可以省出更多时间专注于造车。

这一点,小米集团方面也表示,雷军精力主要放在了造车相关事务上,高管们已经可以分担相关的工作和职责。

其实,自9月以来,小米造车的进展确实越来越快。9月1日,小米汽车正式完成工商注册。当时,小米搭建起近300人的造车团队。随后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小米造车团队人数 已超500人。

正是这次三季报上,小米预计智能电动汽车将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要实现量产,当然要有造车基地。11月,小米又官宣汽车总部基地花落北京经开区,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这也打消了市场上“小米选择谁代工”的猜测。

造车计划快速推进,雷军在这个时候退出关联公司相关职务,实属正常。毕竟,在造车赛道上,小米的对手可谓强悍。除了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传统厂商,以及“蔚小理”三大造车新势力,小米还将面临百度、华为、苹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挑战。

目前,百度汽车或许更早实现落地。有报道称,搭载全新数字座舱的集度量产车型预计2023年实现上市。这将是国内首款采用第四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的量产车型。面对这些强劲的对手,雷军或许也很着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