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以来,我国封建最后一个王朝逐步走向没落,不断被动挨打,割地赔款,丧失了很多的藩属国和固有的的领土,如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唐努乌梁海等。足足有200多外平方公里。但是当新疆被侵占时,大清的整个神经都紧张起来,而且其他地方都可以丢,唯独不可以丢掉新疆。此人更是一句话点醒慈禧,让其下定决心收复。

在近代,按照大清的作风,那是逢战必败,败了就割地赔款,而且当时中法战争明明清军打胜了,也还是一味对外妥协,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是,当新疆被侵占时,清朝雄起了一回。当时新疆可谓是十分的凶险复杂,沙皇俄国占据东北西北后开始蚕食新疆,英国要从印度、西藏渗透。而且沙俄公然支持中亚小国阿古柏发兵侵略新疆,可谓是十分复杂。
按照大清一向的做法,估计就是放任不管,割地赔款。而且当时以李鸿章为核心的大多数人,都是坚持能妥协就妥协,而且大肆宣传投降论调。认为,千里之遥,行军困难,即使打那也是打不过的,还不如节省下来军费建设海军,巩固海防。而且,李鸿章还认为,新疆那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收回来又能有什么用处呢?徒劳而已!以当时李鸿章的权威,很可能最后新疆就要被放弃。
而此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左宗棠站了出来,他指出,大清可以丧失任何地方,唯独不能丢新疆,否则国将不国。左宗棠指出“我朝定鼎燕都,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意思是,大清定都北京,之所以能够统治全国,完全在于新疆的战略位置,有了新疆,北方无忧,北方无忧,那么全国才会安宁。一旦新疆失去,那么敌人会以新疆为跳板,蚕食蒙古,内蒙古,那么都城北京危险,北方很可能不保。北方不保,国将不国,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不能以土地的荒芜、贫瘠来衡量。因此,新疆是必须要收回来的,无论困难有多大,一定要收回来。
这些忠言,彻底点醒了慈禧太后,这也是其开始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为此李鸿章还耿耿于怀,后来还打击报复左宗棠。
慈禧敲定后,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下,60多岁的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征,誓死收复新疆,当时交通如此不便,局势如此复杂的情况下,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啊。所以说,如果没有左宗棠,后果不堪设想啊,很可能是海防、塞防都不能保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