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烛影斧声后,这本《推背图》,差一点让宋太宗提前下课

烛影斧声后,这本《推背图》,差一点让宋太宗提前下课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后,让群臣惊愕的一幕出现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竟然坐上了皇位。群臣无言!赵光义却很得意,当皇帝就是好,龙椅上一坐,下面的大臣就都变了模样,一个比一个矮。

但他清楚,哥哥虽死了,却有个“烛影斧声”的尾巴,滋事甚大,必须尽快消除影响。否则下面这些变得很矮的人,就能张牙舞爪着把自己掀下龙椅,扶着侄子坐上来。

想到这,赵光义的目光,落在了宰相赵普身上,这位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似乎一瞬间变成了一把钥匙。

很快,赵匡胤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被公示天下了。在太后临死前,曾召赵普前来,主持过一次秘密会议。当时赵匡胤曾亲口对太后说:等朕百年后,就把皇帝传给弟弟赵光义。双方有签字为实,赵普画押为证。这叫:金匮之盟!

烛影斧声后,这本《推背图》,差一点让宋太宗提前下课

群臣都看着赵普。赵普点头,说:“情况属实,我作证!”

群臣恍然大悟,都选择相信。虽然“金匮之盟”还存在着一个小问题:万一赵匡胤活得时间很长呢?而这个“金匮之盟”,仿佛早就算定了赵匡胤提前去世一样。咋就这么准?比《推背图》都准。

不过,这个问题没人深究,赵光义当皇上,是人家的家事,谁过分的关心,就会有窥视帝位的嫌疑。

于是赵匡胤死前“烛影斧声”之谜,就成了江湖传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赵光义走入赵匡胤的寝室,有人从窗外看到,摇曳的烛影中,一个黑影举起把斧头向另一个黑影砍着。第二天赵匡胤就死了……

烛影斧声后,这本《推背图》,差一点让宋太宗提前下课

江湖,从来不缺传说!就在赵光义当上皇帝后不久,又一个江湖传说爆发,在开封府迅速流传:唐朝预言界的两位前辈袁天罡和李淳风,所写的《推背图》中,竟然早有预言,说:宋亡于太宗。

消息从何来,没人知道,只知道如今京城里人心浮动。甚至还有“奇人”应运而生,掐算出了,赵光义将于何时,何地,被何人掀下龙椅。

赵光义愤怒了,黑着脸问群臣,该怎么办?没人回答。终于他的目光又落在了赵普身上,说:“赵爱卿,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赵普出班,答:“情况属实,我作证。”然后又加了一句,“臣是指京城里的谣言。”

赵光义不再理赵普,自“金匮之盟”出台后,赵普就越来越沉默寡言。既然你不给我提供解决办法,那我就指定人去解决。于是赵光义叫出开封府尹,道:“此事就给你了,务必消除谣言。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烛影斧声后,这本《推背图》,差一点让宋太宗提前下课

多日后,在开封府尹的努力下“宋亡于太宗”,虽在京城内声音渐小,却向周边地区急速扩散,等于事态更恶化了!

开封府尹声泪俱下:“万岁,臣抓了一个又一个,如今牢房里人满为患,都塞不进去了,臣都请示了宰相,要不要再多建几个大牢。”

赵普点头,说:“此事属实,我作证。”

赵匡胤脸色铁青,赵普你既然这么喜欢作证,那此事就交给你了,若平息不了谣言,你就回老家去吧。

让赵光义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大宋竟出现了一种新职业,是赵普创造出来的,叫“推背图讲解员”,专门用于破解《推背图》的秘密。赵普解释说,这叫堵不如导,只有破除了推背图神秘,一切就迎刃而解。

却适得其反,宋亡了太宗,俨然成了一个被论证的话题了!这让赵光义如何不愤怒!

烛影斧声后,这本《推背图》,差一点让宋太宗提前下课

赵光义终于明白,这次来势汹汹的“推背图事件”,就是专门针对“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而来。这是一个事关帝王传承的问题,是不能靠群臣解决,只能靠自己抡起斧子,再劈开一条路……

赵光义苦思良久,点手叫来几位心腹。当晚这些心腹就出了皇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多日后,开封府尹禀报:“最近民间斗殴事件暴增,斗殴原因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推背图》是真,对方是假。如今大牢再次人满为患,人都塞不进去了,臣已请示了丞相,是否多建几个大牢。”

赵普点头,说:“此事属实,我证明!”

烛影斧声后,这本《推背图》,差一点让宋太宗提前下课

但赵光义却已提前退朝。后宫密室内,赵光义的心腹在汇报:我们早就按皇上的吩咐,将《推背图》的顺序打乱,并印制成了多种不同的版本,投入民间任由买卖。

赵光义面露了微笑,敢跟我斗,就不怕我一斧子劈了你们?如今你们想证明宋亡于太宗,就必须先证明《推背图》的真伪。

既然第一步奏效,第二步就不能再过多迟疑了——发兵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就这样,随着宋辽的大战开始,赵光义的皇位也终于坐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