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民国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时间,但是据统计,那三十几年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军阀加起来竟然多达三千多个。
我们常说北洋军阀,袁世凯又是北洋政府的第一任总统,所以许多人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头头,袁世凯是一个军阀。
实际上,我并不认为袁世凯是一个军阀,军阀是依仗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的地方割据势力,可袁世凯是北洋政府的总统,是一个受到国内外所有人承认的全国最高领导人,他不是地方割据势力,所以自然不能将他当成军阀来看。
军阀混战也是在袁世凯病逝之后,各方势力打破了平衡,谁也不服谁,所以才为了争夺北京政府的控制权而引发混战。
这多达三千多个的军阀,他们的实力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哪个军阀最有实力,实际上是分阶段的,以北洋军阀来论,除开袁世凯从1912年到1916年这四年时间之外,还有1916年到1928年这不长不短的12年。
1916年到1928年则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又有三个不同的实力最强的军阀。
1916年袁世凯帝制破产,随后于当年6月6日抑郁而终,他一死,北洋政府应该由谁来领导呢?
当时在北洋系内部以段祺瑞呼声最高,但是一来为了能够尽量消除南方的反对声,二来黎元洪是袁世凯钦定的“第一继承人”,所以段祺瑞并没有因为一时脑热而去和黎元洪争抢总统宝座,而是让给了在南、北双方都没有根基的黎元洪,他自己则出任国务总理。
也正因为黎元洪既不属于北洋系,也不属于南方阵营,所以他虽然当了总统,可实际上却没有实权可言,徐树铮甚至还敢直接拍桌子和他唱对台戏。
所以,段祺瑞虽然屈居总理一职,但却是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控者,哪怕后来黎元洪在“府院之争”中利用国会和直系逼走了段祺瑞,最后也还是不得不请段祺瑞回来收拾局面。
这一阶段实力最强的军阀显然便是段祺瑞,次之则是直系冯国璋,再次之则是已经开始行成的奉系张作霖,再再次之则是阎锡山、陆荣廷、唐继尧一类的地方军阀,南方孙氏阵营暂时不够看。
1920年直系和皖系打起了“直皖战争”,段祺瑞兵败下野,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直系军阀的头头已经不是冯国璋了,冯国璋入京当了一年的代理总统,和段祺瑞延续了“府院之争”一年之后不敌,最终黯然下台,后于19119年12月病逝。
冯国璋一死,直系便彻底地落到了曹锟和吴佩孚二人的手上。
实际上,自从冯国璋入京当了代理总统之后,他对直系军队的控制力便一直下降,他的死只不过是给曹、吴二人一个名正言顺地掌控直系的理由而已。
曹、吴二人,一人主政,一人主军,但曹锟能力显然不及吴佩孚,所以别看后来是曹锟当了总统,可是做决定的却是吴佩孚。拿张宗昌贿赂曹锟,想要投靠曹锟这件事来说,曹锟收了张宗昌的好处,原本已经答应接纳张宗昌了,但吴佩孚说了句不行,曹锟便不敢说话了。
直系和奉系在1922年打了一仗,奉张不敌直吴,所以乖乖退回了东北,埋头发展。
吴佩孚打败了张作霖之后,再无敌手,一时间风发意气,积极扩张势力,于1924年达到鼎盛时期,并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被评为“最强者”,所以这个阶段实力最强的军阀便是吴佩孚了,次之则是张作霖,再次之则是阎锡山之流,南方孙氏阵营仍然不够看。
只不过吴佩孚也避免不了盛极而衰的结果,在1924年又和奉张打了一仗,结果输给了张作霖。
这时候很显然张作霖已经取代了吴佩孚,成为了1924年到1928年这一阶段的最强军阀。
张作霖在势力巅峰时期曾经掌控了“八省三市”的地盘,奉张直接控制的兵力多达30万之数,
不过,虽然张作霖打败了吴佩孚,但是吴佩孚却没有因此彻底失势,而是跑到了湖北蛰伏了起来,只是他不再是直系军阀中实力最强的人了。当时直系中最有实力的军阀是新近崛起的孙传芳,后来孙传芳号称“东南王”,一度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
除了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这三个北洋军阀之外,冯玉祥实力一度也很强盛,次之则阎锡山之流。
此时南方孙氏阵营也已经崛起,赶走了陈炯明,又有“李白”来投,又和苏联合作,创办军校,实力正飞速往上涨。
随后北伐军兴,先后打败了吴、孙,进逼奉张,张作霖迫于形势而退回奉天,后遭日人暗算而亡,厥有小张易帜。
1928年之后是不是没有军阀了呢?显然并不是,地方军阀仍有阎锡山、冯玉祥、刘湘、龙云、韩复榘、盛世才、西北诸马等人,乃至于“李白”之桂系也是一个军阀集团。
但在1928年之后,地方军阀实力则以“李白”为最,次之则是未丢三省之小张。
所以,所谓的军阀实力排名不在相同阶段,不可一以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