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你有好好逛过“青少年模式”吗?

你知道它变得更好看了吗?

今年9月1日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起,请来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在“青少年模式”里给大家送上了丰盛的头脑大餐。

横跨微信、腾讯视频、腾讯微视、QQ音乐等产品的“青少年模式”,正在成长为一个“好看”“好玩”“好学”的青少年科普产品。

而今天,我们又请来了三位科学家,“大师讲堂”第二季正式开播——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戚发轫

和你谈“天”,航天的“天”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解答了一个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的问题——为什么是“天”?

当我们打开课本、读到新闻,可以看到人们对这片领域有许多叫法:太空、空间、宇宙......

但是,咱们中国航天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说:

“我们中国人,要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我们就叫‘天’。”

所以我们中国人,正式的名字不叫宇航员,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自古以来,“天”在中国文化中,是未知、是力量、是时间、是星辰......这个字形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象征。

所以,“航天”,是一种科学的表达,更是一种中国人的浪漫。

东方红一号,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有能力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

神舟五号,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把人送上天的国家;

而马上,“天宫”也将让我们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由自己建成空间站的国家。

谈“天”的最后,戚发轫老先生饱含深情地说:

“中国现在是一个航天大国,现在正向航天强国迈进,需要一大批年轻的、有梦想的、肯于奉献的人——你们就是这些人。你们现在是关注者,以后希望你们都是参与者。”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

与你赏“月”,探月的“月”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一上来就给大小朋友们送来一份未来的礼物——一个“月球”......???

准确来说,是一间未来月球科研站。

为啥是去月球?因为它作为一个试验场所来说太理想了,还特别近:

如果你在月球上收看北京冬奥会,延迟只有1.3秒。(谁家“网速”比月亮还差的举个手?)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当然,科学家们对月球感兴趣,不光是因为它“信号好”。

比方说,月球上的真空环境和昼夜将近300度的温差,虽然不能住人,但是对一些特殊材料、生物制品甚至是药品来说,是测试反应的最佳环境。

再比如,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要是以后去火星或者其他星球,从月球出发,是不是会省下一大堆发射火箭的能源?

展望这样一座未来月球科研站,欧阳院士说:

“亲爱的孩子们,我讲了对月球探测未来的一些美好期望……希望这样的一个美好愿望的种子,深深埋在大家的心里,你们长大后,这颗种子一定会发芽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王贻芳

跟你讲“理”,物理的“理”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一上来就重新定义“普通”:“我只是个普通人——只不过是希望把一件事做到别人不能比我做的更好”。

倒不能说他“凡尔赛”:2012年,他领导的大亚湾中微子项目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被誉为中国本土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之一。

中微子是啥????

简单来说,它是构成物理世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

但它很特殊,不带电,也几乎没有什么相互作用。所以不管是人体、地球还是太阳,想穿就穿,几乎探测不到,就跟“幽灵”一样。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那如何抓住这样一只“幽灵”?

这里,我们的“幽灵捕手”用到的工具叫“光电倍增管”。

它就像娃娃机一样,“抓”到微弱的光信号就会发生反应、转换成电信号。

这个工具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诞生了,但想找到中微子,现有的工具肯定是不够的。

院士说,他们在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正式开始7年前,就开始了对光电倍增管的研制。

从材料到工艺,克服了种种困难,也得益于中国工业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才有能力做世界上最好的光电探测器件。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幽灵粒子”十分飘忽奇妙,但要抓住它,只能靠脚踏实地的一点一滴。

在王贻芳院士看来,这就是物理的魅力:

“所有的理论,你仔细去想,都非常逻辑,一步步推导都有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可靠的实验验证;同时,一个简单的公式、简单的理论,可以把如此复杂的这个世界描述的如此准确,大概也没有第二个学科领域可以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在三位院士朴实生动的话语之外,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更好理解这些科学知识,“大师讲堂”还用上了动画插画、趣味实验、定制礼物等各种办法,让这十分钟过得更加有趣。(以至于看不够)

更重要的是,除了科学知识,我们希望通过“大师讲堂”持续启发和鼓励青少年保持对科学原理、宇宙奥秘的好奇和热爱。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同时,正如“大师”们所说,未来的希望和任务在孩子们身上,他们自己的声音最为重要。

如果说“青少年模式”是为孩子们送上烹饪好的佳肴,那前两天,腾讯开启的年度《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评选活动,就是给孩子们的“自助餐”。

这份“自选菜单”里,汇聚了本年度全球最前沿的20项科学突破。

比如下面这些就都很有意思,左右滑滑看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从天文地学、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到化学新材料,每一个话题都兼顾科学性与趣味性。

而全国的青少年们,可以作为“科学推荐官”,为自己最感兴趣的科学突破投票。

不管是“天宫”、火星探测这样“高大上”的探索,还是“让人肥胖的基因”这样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谁能最终登上年度《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都是青少年们说了算。

在2022年举行的第四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现场,我们将会正式揭晓答案。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从“科学看点榜单”到“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我们希望连接更多名人名家、顶尖机构等社会资源,通过包括“青少年模式”在内的各种平台,输出更多精品内容作为“给孩子们的科学礼物”。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多一双被科学点亮的眼睛,人类的未来就多一分美好的希望。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为什么其他国家叫“宇航员”,中国叫“航天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