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3件‘’镇国之宝‘’,全都下落不明,每一件的价值都无法估量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而在这五千年历史中,我国也产生了许多精妙绝伦的现实宝藏。这些宝藏价值不菲,它们有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无价之宝。不过,在所有的宝藏之中,有三件物品可以说是最为灿烂,它们背后不仅有着一件件生动的故事,甚至也永远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就带你来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最为珍贵的三大宝藏。

这3件‘’镇国之宝‘’,全都下落不明,每一件的价值都无法估量

传国玉玺可以说是所有消失宝藏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了。在传国玉玺还未铸成之前,其本身也深为列国所重视。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曾打算以十五座城来交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上卿蔺相如不畏艰难,最终逼迫秦王将和氏璧交还于赵。这个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和氏璧在列国之中的位置。

秦朝统一全国后,和氏璧归于秦始皇,始皇帝听从了李斯的建策,遂将和氏璧刻成了一块方玉,由此,传国玉玺便应运而生了。对于古代皇帝而言,传国玉玺是社稷的象征,谁得到它,可以说就是受命于天,当玉玺传到西汉刘婴的时候,由于权臣王莽篡权,汉太皇太后王政君遂将和氏璧摔于地面,传国玉玺被砸掉了一个角,王莽摄于太皇太后震怒,遂重新将玉玺之角以黄金镶嵌补齐。

这3件‘’镇国之宝‘’,全都下落不明,每一件的价值都无法估量

传国玉玺几经辗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孙坚、袁术也都曾获取过传国玉玺。魏国建立后,玉玺又再归曹丕,后来一直到了隋朝,玉玺也仍旧被视为天命所归之物。隋朝灭亡后,传国玉玺被萧太后带到了突厥,公元630年,唐朝大将李靖率军大破突厥,玉玺又归于唐朝。

传国玉玺传至千年,终究完全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唐以后,传国玉玺又几经辗转,到了元朝建立,有人在市井上叫卖玉玺,元朝宰相伯颜趁机将其购得,不过,这也是传国玉玺最后一次出现,当伯颜倒台之后,传国玉玺便永久的消失了。时至今日,这块神圣的宝物依然没有再次露面,其带给人们的,也只有传说了。

这3件‘’镇国之宝‘’,全都下落不明,每一件的价值都无法估量

第二件宝物就是与玉玺齐名的随侯珠了,随侯珠是一颗夜明珠。传说春秋时期随国国君曾经救了一条白蛇,那条白蛇自称龙王之子,遂送了一颗夜明珠给予随君。随国灭亡后,这颗夜明珠流落到了楚国,后来秦朝统一全国,其又再归秦始皇之手。随侯珠与和氏璧是同等宝物,可惜的是,自秦朝灭亡后,随侯珠也便销声匿迹了。

这3件‘’镇国之宝‘’,全都下落不明,每一件的价值都无法估量

第三件宝物就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了。《兰亭集序》真迹是所有书法作品中最为珍贵的宝藏,其的价值足可以买下一座二线城市。《兰亭集序》的临摹品都价值不菲,甚至许多书法家也视其为珍宝,更别提真迹了。

关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有一段坎坷的经历。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酷爱书法,他尤其对《兰亭集序》最为推崇,太宗继位后,李世民也曾多次派人寻找其真迹,最后终于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帮助下而获得了《兰亭集序》的临摹本。太宗李世民曾将临摹版的《兰亭集序》传给大臣观看,可惜的是,太宗驾崩后,其最终亦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3件‘’镇国之宝‘’,全都下落不明,每一件的价值都无法估量

据悉,《兰亭集序》临摹品曾在乾隆的墓中出现过,民国军阀孙殿英盗窃乾隆墓穴时,也曾在墓穴中发现过《兰亭集序》仿品,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兵士并未识得宝藏,所以其很快也被损坏了。不过后人猜测《兰亭集序》很可能在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中,由于乾陵至今没有被发掘也没有被盗,就算真的藏在其中,相信也会保存完整,虽然不能一睹风采,保存在乾陵地宫中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