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一说到历史,就似乎一定要显得很严肃,否则就有种对悠久的亵渎。只是,很多时候,那些严肃的历史,却并不一定是事实真正的面目,它有很多被我们忽视的细节,也有很多不被我们知道的故事。

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大多是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而来,或者陈寿的《三国志》。对于这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市面上的文字更多是对立面众多人物的褒贬歌颂,对那些人物生活的时代环境却很少提及。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魏蜀吴三国哪个国家才是幸福宜居的上选?周瑜、诸葛亮、司马懿他们谁带兵打仗最厉害?三国时期有建安风骨,为什么没有吴蜀风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孙正宇从小就热衷于三国历史故事,结果多年的研究,发表了这本《知三国:披露大家漏读、误读、没读懂的真相》,揭露三国时期的世间百态,发现隐匿在历史长河里的真相。

作为三国迷,孙正宇酷爱研究萨诺历史和文化,著有图书《纵横三国论英雄·乱世英雄》、《知三国:披露大家漏读、误读、没读懂的真相》,并发表过很多篇关于三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文章,在头条、斗鱼、天涯等开辟专栏,获得大众一致好评。

这本《知三国:披露大家漏读、误读、没读懂的真相》一书从三国时期各色人物的士族政治、人口危机、国际形势等方面讲述三国时期的草根生活,解析官场斗争,爆料皇家秘史和三国时局……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一、

魏蜀吴三家谁最强?曹操当仁不让

一部《三国演义》,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曹操的魏国都是实力最强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三国建立后,在连年的战争中,百废待兴,民生凋敝。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首先就应该关心百姓的生活,然而刘备在攻打刘璋时就对手下的军士们说了:“要是平定了西川,府库里的东西就是你们的了,我不会干预你们!”

这话一出,那是再怎么也要努力战斗的呀,于是,当大军占领成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到府库是抢夺财物,造成了军用的严重不足,这让刘备是操碎了心。但话是自己说的,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走完。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可是也不能坐以待毙啊,于是他就采用了刘巴的货币政策,铸造价值百钱的货币,平衡了商业市场的货物流通,让官吏们开班官市。

这样做的结果是只用了几个月就做到了府库充实,但百姓却因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而心生怨恨。

而孙权掌管的吴国却刚好相反,把停止铸造大钱,百姓手里的大钱官府作价回收,这一来,倒是赢得了民心。

但曹操却在这一方面更胜一筹。

他从国家利益出发,根据国情随时调整货币政策,使得最终赢得了民心,晋朝能够一统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承袭了曹魏的基础,借了曹魏货币政策的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不变的真理!曹魏用自己的实力笑傲三国,看来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二、

“智术”不够,圈子来凑

所谓“智术”,就是指才智与计谋;智慧与权术。这个是需要天赋和后天的养成的,并不是谁都可以拥有足以让人傲视的智术。

刘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认为自己智术不够(其实本来好像确实真的差那么一点点),所以三顾茅庐请有智术的诸葛亮出山,采纳身在汉营心在中原的刘巴的货币政策,以至于最后却因为偏离了民为邦本的大道,大失人心。

所以他欣赏赵云,却并不重要;他三请诸葛亮,却把他排挤在桃园三兄弟的圈子之外。智术不够,圈子来凑。这点,刘备懂,很懂!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而曹操却自认为是有个有智术的人,他笑傲一切,也重视人才,他能够看到自己的才气,也懂得放下自己的傲气。他为儿子登基铺平道路,铲除异己,所以杨修成了他的刀下鬼;他喜欢司马懿,只是因为司马懿站在了他内定的继承人身边……

其实这就是曹操给自己和曹丕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有他想要的谋士,也有他想要铲除的异己。没有谁能够真正地对自己的智术拥有绝对的自信,因此只能用圈子来凑,期待因此而能够国泰民安,永葆天下权势。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三、

皇家秘史,那些你不知道的惊天秘密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纵观天下,因为好奇而引发的血案那是一桩桩一件件数不胜数,不计其数。而皇家秘史,一直以来都会被排在好奇八卦排行榜的榜首,勾起无数人就算头破血流也想窥探一二。

在三国,当然也有很多皇家秘史,比如曹操为什么会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曹操真实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刘婵真的乐不思蜀了吗?魏蜀吴的排序是怎样来的?一开始就是这样吗?……

无数的问号,作者在书中都借助详实的资料给出了较为详细的答案。

不管是正史野史,三国都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

有时候,历史其实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严肃,只不过它需要我们去用心发现和寻找,找出那些正史野史中的蛛丝马迹,打开历史那扇厚重的大门,窥探它真实的一面。

孙正宇做到了,只是,他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给我们呈现了三国历史那些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一面。

真真假假奈若何?读罢此书不蹉跎;正史其实更精彩,一起来看《知三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