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后宫词》中留下千古名句:“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但那个至高无上的“至尊之位”只有一个,也就是说皇帝的诸多皇子中只有一人能够登临帝位,所以历朝历代的“夺嫡之战”都是凶险至极,成功了就是天下之主,失败了就有可能面临杀身之祸!
皇子之间没有亲情,只有纯粹的利益纠纷,充满尔虞我诈!
所以说生在帝王之家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这个道理就连不到十岁的稚子都懂!
五岁的王爷
据《南北朝史》记载:南北朝中南朝以刘宋朝为始,因开国皇帝姓氏为刘而得名刘宋朝。刘宋朝历经九帝,享国五十九年,是南朝国力最强,疆域最广,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
刘宋朝传至第五个皇帝,也就是宋孝武帝刘骏那一朝时,出现了一个五岁的王爷,名为刘子鸾。
刘子鸾生于公元456年,他是宋孝武帝刘骏第八子,生母为刘骏的表妹殷淑仪。
刘骏与其表妹青梅竹马,感情极深,在他继承帝位后,立即将表妹接入宫中,两人生下一子,是为刘子鸾,出于对表妹的宠爱,刘骏也将他们的儿子刘子鸾视若珍宝,宠爱程度远胜其他皇子。
大明六年,也就是公元462年,殷淑仪因病逝世,刘骏痛不欲生,追封其为贵妃,此后他将对表妹的爱全都转移到刘子鸾身上。
当时刘子鸾年仅五岁,就被刘骏封为新安王,此后又历任南徐州刺史、南琅琊太守、中书令、司徒、抚军将军、青冀二州刺史等职,可以说是“位极人臣”。
当时想要晋升的大臣都会想法设法讨好刘子鸾,只要刘子鸾开心,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惟愿来生不入帝王家
虽说历朝历代没有明确的规定皇子几岁封王,但一般都在十五六岁,最早也不会超过十岁,因为十岁之前是皇子接受教育的时期。
这期间一般不会封王,所以刘子鸾这个五岁的王爷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可见刘骏对其宠爱到了何等程度!
当然,刘子鸾自身也很出色,天资聪颖,聪明伶俐,年纪虽小却有一国之君的气度,反观当时的太子刘子业,资质平庸,不堪大用。
所以刘骏早有废掉刘子业改立刘子鸾的想法,但由于刘子业乃是嫡长子,刘骏一时也没有好的借口废掉刘子业,事情就此耽搁下来,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刘子业虽资质平庸却是心智健全,他知道刘子鸾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所以对他极其痛恨,时刻谋算除掉刘子鸾。
公元465年,宋孝武帝刘骏驾崩,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太子刘子业继承大位,是为宋前废帝。
刘子业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除掉心腹大患刘子鸾,当时的刘子鸾还不到十岁,一起被处死的还有刘子鸾的同胞兄弟刘子师。
刘子鸾年纪虽小,却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所以当刘子业的诏书颁布时,他“从容赴死”,临终之际留下一句话“惟愿来生不入帝王家”!
一句话道尽帝王家的辛酸与无奈,十岁稚子能有如此见识也是颇为不俗,也因此这句话成为千古名言,至今仍被时常提起。
小结:
自古以来,至亲反目,手足相残最为残忍,但这在帝王之家竟然成为常态!
胡亥夺嫡杀尽兄弟姐妹,曹丕夺嫡,逼的曹植写下《七步诗》,留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千古名句,李世民夺嫡经过“玄武门之变”,也是手足相残,“九子夺嫡”使得身为千古一帝的康熙都无可奈何,类似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发生!
历史是个轮回,现在社会虽没有帝王之家,却也不乏豪门望族,而这些豪门望族中继承人争夺家产的激烈程度,恐怕不亚于封建社会中的皇子夺嫡。
所以我们不要总是羡慕那些豪门的富家子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羡慕他的财富,他却很有可能羡慕你能拥有温馨的亲情。
人生匆匆几十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就行,岂能因为钱财破坏家人之间的感情?
参考资料:《七步诗》《后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