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史上唯一彻底消灭外患的王朝,亡国前,外族依然不敢入侵半步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亘古绵长,在这段历史中,匈奴作为华夏族的对立面,从未缺席过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他们一直是让中原统治者深为头疼的存在,自秦末汉初以后,匈奴成为了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纵使是一举荡平六国的秦始皇,也被匈奴骚扰得不胜其烦,甚至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的进攻,往后的封建王朝基本都有修筑长城的习惯,你修一段墙,我修一段墙,让万里长城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其实它一开始就是防御墙罢了,什么文明不文明的,是保命的。

匈奴是生活在蒙古大漠的游牧民族集团,自秦始皇将他们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此后他们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由于地理条件的差距,匈奴人漂泊不定,但他们对中原的威胁似乎更大了。

匈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可以长途跋涉地迁徙,不像中原百姓以农业为生,若是遇上天灾,很有可能就连饥荒都无法度过。所以中原统治者无数次派出军队清剿匈奴,这几乎是每个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都想要做出的功绩,可中原军队始终无法将匈奴人赶尽杀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很快他们就卷土重来,形成更大的祸患。

史上唯一彻底消灭外患的王朝,亡国前,外族依然不敢入侵半步

当然,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原地区出现过无数政权,按照概率和万物相生相克的说法,总有一个能够压制匈奴,这个朝代就是汉朝。汉武帝刘彻凭借将匈奴驱逐到漠北,并且凭借这一功绩,足以让他在古代数百位帝王中“封神”,说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而且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匈奴对于汉朝的威胁基本被解除,同时,整个中原边境地区的异族都被汉朝强大的武力震慑威压,可汉朝的军事实力一旦衰弱,那么野心勃勃的匈奴势必会卷土重来。

汉高祖刘邦曾率领大军讨伐匈奴,结果铩羽而归,原本是想着宣扬国威,震慑边境的,结果自己差点挂了,提起来十分没面子,所以汉朝很久都对高祖白登之围一事讳莫如深。

史上唯一彻底消灭外患的王朝,亡国前,外族依然不敢入侵半步

后来汉朝只得采用和亲政策,力求与匈奴维持和平的局面,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家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让汉朝国力大增,为日后汉武帝大刀阔斧地改革奠定经济基础,也就是说汉朝先富了,然后才有钱征兵养兵。

有了钱,汉武帝也有钱训练军队,原本薄弱的军事实力也在汉武帝手中发展到巅峰,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其中尤属打败匈奴的功绩最为显著恢弘。

汉武帝派出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将领征讨匈奴,先后进行过三次大规模战争,一步步将匈奴逼上绝路,收复河套并占据河西走廊,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关系,使得匈奴四分五裂,北部匈奴势力远遁漠北,逃到欧洲,汉朝与西域之间从此能够连通,匈奴在汉武帝活着的时候,半步不敢踏入中原。

这也应了那句——明强犯汉者,虽远必诛。

史上唯一彻底消灭外患的王朝,亡国前,外族依然不敢入侵半步

南部匈奴归附汉朝,皇帝为之赐姓,双方关系还算友好,彼此还多次进行和亲,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正是出自这个时期,这里的和亲并非是战败求和,而是出于政治合作考量,免得两国百姓无辜遭受战火牵连,同时也互惠互利以发展两国国力。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群雄割据,挟持汉帝的曹操将匈奴势力分化,让他们彼此牵制,如此曹操没有后顾之忧,正是因为汉朝对进行匈奴长达数百年的打压和摧残,使得匈奴即便清楚汉室衰微,但还是没有起来反抗,这种震慑力让匈奴不敢轻举妄动,才让中原免于生灵涂炭。从这点上看,汉武帝无疑是千古一帝,而汉朝虽死仍然有余威,即使亡国,依然还像瘟神一样活在匈奴人心中,活在周边各民族的心中。汉朝即使亡国前,依然是最强的。

史上唯一彻底消灭外患的王朝,亡国前,外族依然不敢入侵半步

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匈奴渐渐被汉化,他们演化成不同的民族,比如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但没有消亡的是他们对中原地区的虎视眈眈,他们仍然是中原王朝的敌人,并且在每个朝代都造成过威胁,甚至凌驾于中原王朝。

比如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小的震荡。由此可见,匈奴人骨子里的好战分子无法轻易消散,但就是这样一个蛮横部族,曾经竟然被汉朝打得溃不成军,四分五裂。即便是西汉灭亡后,东汉随之建立,此时的东汉比不得汉武帝时期的国力强大,但还是能够大败北单于,北匈奴主力便远走中亚。

史上唯一彻底消灭外患的王朝,亡国前,外族依然不敢入侵半步

追根溯源,华夏族与匈奴族可能是同源,中国史书商第一个记载的王朝——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后来因为生长在不同的土地上,才使得原本同族的人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两族,还成为了数千年来争夺不休的敌人,有时中原军队强,有时匈奴人占了上风,有时也能够因为利益而达成短暂的合作关系。由此可见,匈奴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所言不假。而汉朝确实是史上军事力量最强的国家,亡国前依然是最强悍的,这也并不是夸大其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