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坪山区中山小学召开习性教育“六感”教学模式(小学英语)研讨会_深圳新闻网

作者:深圳新闻网

12月15日,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召开以“全球互联,共话习性”为主题的习性教育“六感”教学模式(小学英语)研讨会。现场与会的专家领导有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希武,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显明,龙岗区平湖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毛展煜,深圳市罗湖区洪湖小学校长罗超海,习性教育创始人、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校长曾宇宁,以及中国(深圳)国际人才培训中心外事联络员张敏老师。现场还有来自英、美、南非、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牙买加、乌克兰等国家的外籍教师,深圳市弘金地学校、龙田小学、秋宝学校的主任和老师们,以及在线观摩的广西田东县教育局副局长兼科技局局长何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麦考特学校、英国汉普郡橡树学校、江苏南京中山小学、广西田东中山小学等国际国内三十余所习性教育共同体及坪山区各兄弟学校的校长、主任和老师共300余人。什么是习性教育?据悉,习性教育创始人是中山小学校长曾宇宁,他于2008年提出“习惯引领发展,性格影响未来”的习性教育理念,强调要“顺天性之真,育人性之善,明德性之美”,教师应该创设出显明可感知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性。在曾宇宁及各共同体学校的努力下,习性教育日益发展壮大,如今已推广辐射至英、美等国际教育平台,备受瞩目。在研讨会上,曾宇宁分享习性教育“六感”教学模式及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坪山教科院院长李显明表示,将习性教育的思想带入课堂,落实到实践中才能更加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深圳市教科院副院长潘希武则认为,通过视、听、触等感知的激发及环境创设,倡导具身性学习、情境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随后,参会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共同观摩了由中山小学英语老师陈灵灵和外教Danny带来的同课异构《A fright in the night》。陈灵灵老师的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艺精湛,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她的课堂遵循习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六感调动策略”,通过视觉输入、听觉联动、嗅觉诱发、味觉刺激、触觉体验,创设显明可感知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唤醒学生思觉,触发学生去善于发现与质疑,合作与探究,是一堂引人入胜的示范课。深受学生喜爱的外教Danny在课上充分利用起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图片的视听刺激,带领学生进入课堂。他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汇与故事,也善于设置小组活动,采取动静相融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这是一堂中西合璧、别有风味的绘本课。接着由加拿大的Michael Eric Scholl、英国的Chelsea Laura Grace White、乌克兰的Yuriy Hryhorzhevskyy和广西田东县中山小学谢拉格老师作为代表进行评课交流。他们均认为两节课充分展示了习性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模式,即通过习性准备、习性助学、多维习得三大板块,实施“六感调动”策略,采取“动静相融”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思维力、学习力的发展助力。最后由平湖中学校长毛展煜带来“六感教学模式与卓越课堂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他将习性课堂文化总结出四个要素:一是课堂环境文化,要创设显明可感知的环境,营造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的和谐的环境氛围,也包括课室的布置。二是课堂制度文化,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三是课堂行为文化,做到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和谐。四是课堂精神文化:内涵就是以学生为本,课堂的生命感召力、学科文化价值的挖掘。毛校长的讲座深入浅出,举例清晰,大家都听得意犹未尽,获益匪浅。实习编辑 李依林 审核 汪新林window.HLBath=1;window.HLBath=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