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坪山區中山國小召開習性教育“六感”教學模式(國小英語)研讨會_深圳新聞網

作者:深圳新聞網

12月15日,深圳市坪山區中山國小召開以“全球互聯,共話習性”為主題的習性教育“六感”教學模式(國小英語)研讨會。現場與會的專家上司有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潘希武,坪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顯明,龍崗區平湖中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毛展煜,深圳市羅湖區洪湖國小校長羅超海,習性教育創始人、深圳市坪山區中山國小校長曾宇甯,以及中國(深圳)國際人才教育訓練中心外事聯絡員張敏老師。現場還有來自英、美、南非、加拿大、巴西、俄羅斯、牙買加、烏克蘭等國家的外籍教師,深圳市弘金地學校、龍田國小、秋寶學校的主任和老師們,以及線上觀摩的廣西田東縣教育局副局長兼科技局局長何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麥考特學校、英國漢普郡橡樹學校、江蘇南京中山國小、廣西田東中山國小等國際國内三十餘所習性教育共同體及坪山區各兄弟學校的校長、主任和老師共300餘人。什麼是習性教育?據悉,習性教育創始人是中山國小校長曾宇甯,他于2008年提出“習慣引領發展,性格影響未來”的習性教育理念,強調要“順天性之真,育人性之善,明德性之美”,教師應該創設出顯明可感覺的環境,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性。在曾宇甯及各共同體學校的努力下,習性教育日益發展壯大,如今已推廣輻射至英、美等國際教育平台,備受矚目。在研讨會上,曾宇甯分享習性教育“六感”教學模式及其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坪山教科院院長李顯明表示,将習性教育的思想帶入課堂,落實到實踐中才能更加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深圳市教科院副院長潘希武則認為,通過視、聽、觸等感覺的激發及環境創設,倡導具身性學習、情境式學習、研究性學習,是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随後,參會人員通過網絡平台共同觀摩了由中山國小英語老師陳靈靈和外教Danny帶來的同課異構《A fright in the night》。陳靈靈老師的專業知識紮實,教學技藝精湛,作為優秀青年教師代表,她的課堂遵循習性課堂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六感調動政策”,通過視覺輸入、聽覺關聯、嗅覺誘發、味覺刺激、觸覺體驗,創設顯明可感覺的學習環境,進一步喚醒學生思覺,觸發學生去善于發現與質疑,合作與探究,是一堂引人入勝的示範課。深受學生喜愛的外教Danny在課上充分利用起多媒體裝置,通過視訊、圖檔的視聽刺激,帶領學生進入課堂。他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來幫助學生了解重點詞彙與故事,也善于設定小組活動,采取動靜相融的組織形式,促進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這是一堂中西合璧、别有風味的繪本課。接着由加拿大的Michael Eric Scholl、英國的Chelsea Laura Grace White、烏克蘭的Yuriy Hryhorzhevskyy和廣西田東縣中山國小謝拉格老師作為代表進行評課交流。他們均認為兩節課充分展示了習性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模式,即通過習性準備、習性助學、多元習得三大闆塊,實施“六感調動”政策,采取“動靜相融”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思維力、學習力的發展助力。最後由平湖中學校長毛展煜帶來“六感教學模式與卓越課堂文化建設”的專題講座。他将習性課堂文化總結出四個要素:一是課堂環境文化,要創設顯明可感覺的環境,營造出适合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現,有利于實作高效課堂的和諧的環境氛圍,也包括課室的布置。二是課堂制度文化,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制定課堂規範。三是課堂行為文化,做到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和諧。四是課堂精神文化:内涵就是以學生為本,課堂的生命感召力、學科文化價值的挖掘。毛校長的講座深入淺出,舉例清晰,大家都聽得意猶未盡,獲益匪淺。實習編輯 李依林 稽核 汪新林window.HLBath=1;window.HLBath=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