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秘:曾创造“尹家府大捷”的八路军团长,为何要选择叛变投敌?

1947年10月,冀东平谷县岳各庄乡。

乡长张福厚在房中来回踱步,良久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张福厚主动让人联系了峪口镇镇长任永恕及三河县县党部张瑞生等八名干部,几天之后,这九位干部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揭秘:曾创造“尹家府大捷”的八路军团长,为何要选择叛变投敌?

会上,张福厚说道:“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些年来单德贵虽然做了日伪的县长,但是的确没有做过坏事,国民政府判他12年有期徒刑,实在是量刑过重!”

任永恕点了点头,起身说道:“的确是这样,单德贵本来就是八路军团长级别的干部,抗战时期是立过大功的,虽然后来误入歧途,也应该得到谅解。”

张瑞生听后,说道:“当年鬼子兵来到小官庄,要杀八路军伤兵和无辜群众,还是单德贵救的人,要说起来,他可比汪精卫之流好上太多了。”

张福厚点头表示认可,于是从书桌上拿来一张纸,说道:“这是一封担保信,我已经在上面签了字,算是为单德贵将军帮了小忙吧,各位看怎么样?”

其他几位干部一听,纷纷在担保信上签了字。

此后,张福厚亲自派人将担保信送交国民政府,原本单德贵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由于张福厚等九位老干部为他联名担保,于是国民政府将他的刑期减至6年时间。

揭秘:曾创造“尹家府大捷”的八路军团长,为何要选择叛变投敌?

看到这里,不少人都会疑惑,单德贵此人是何许人也?他究竟做过什么事?为何张福厚等人会为他求情?

事实上,了解抗战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对单德贵感到陌生,单德贵是一位老红军,参加过长征,经历过苦难,抗战初担任冀东3支队司令,后来调任“老十三团”副团长。单德贵一生中最得意的一战是“尹家府大捷”,那是1941年9月27日,单德贵率领一部开到尹家府村,鉴于周围敌军力量薄弱,单德贵决定打一场伏击战。那么,如何才能让敌人进入伏击圈呢?

单德贵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向敌人传递假情报,单德贵找到了一位日伪的情报主任,故意透露给他假情报,此人得到情报后,马上向日军方面报告,但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此人却出卖了八路军,向日军报告了13团的真实情况。当时日军方面非常兴奋,让附近据点的日军倾巢而出,想要将单德贵的部队全部歼灭。

揭秘:曾创造“尹家府大捷”的八路军团长,为何要选择叛变投敌?

然而,让日军方面没有想的是,尹家府最终变成了他们的坟墓。

战斗打响后,单德贵指挥13团奋勇抵抗,充分利用地形,连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战斗从白天打到了晚上,当时敌人也被迫撤出阵地。

这一战,13团歼敌100余人,而自身伤亡仅有6人,史称“尹家府大捷”。

应该来说,单德贵的确是一位非常善于打仗的将军。

那么,为何他会叛变投敌?

事实上,单德贵之所以叛变投敌,还是因为在政治上的失意。当年“老13团”团长包森牺牲后,原本单德贵以为他会是下一任团长,没想到上级又调了一位干部空降团长,他为此颇有怨言,于是赌气离开了部队,后来又未经组织上许可娶了一位姑娘为妻,大摆酒席,受到了降职处分。

就这样,在1944年,单德贵一气之下投敌叛变,对于单德贵的叛变,不仅军区领导不信,就连老百姓也是将信将疑,但是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他们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抗战胜利后,单德贵被国民政府逮捕,后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由于张福厚等人出面求情,国民政府又将刑期改为六年。1949年,单德贵自杀身亡,终年38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