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作者:Ywan说

看过我文章的人大概都知道,我喜欢看电影,却很少看电视剧。但这几年,我都会在闲暇时挑个大火的日剧。一来日剧11集左右的长度,不会让剧在假期过完还拖个尾巴;二来也想换个题材,寻找些新的感觉。所以我选电视剧的题材可甜可盐,不受拘束。

2016年的《朝5晚9:帅气和尚爱上我》让我感叹日本和尚与英文老师也能爱得甜腻腻的;

2017年的《昼颜:工作日下午3点的恋人们》把出轨拍出了让我叹为观止的高度;

2018年的《非自然死亡》一首《lemon》让我开启了24小时洗脑循环播放;

2019年的《我是大哥大》让我见识了不良中二沙雕剧的颜艺大咖秀;

2020年的《坡道上的家》介绍了世界上最要命的工作——育儿;

而2021年我选择了这部《凪的新生活》!一部关于“阅读空气”的剧。(PS:B站上有资源,就是需要会员。)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阅读空气?不懂不要紧,请看下面三个场景:

下班点到了,同事浑然不觉,完成工作的你是收摊走人还是被迫加班?

同事把他孩子的画作发到微信群里,众口无不称赞,只有你觉得丑,是坦率直言还是随众附和?

团队聚餐,领导喊你参加,可你筋疲力尽只想在家呆着,是拒绝还是欣然前往?

如果你的选择都是后者,那么恭喜你已明白“阅读空气”的社会游戏。“阅读空气”是日语里的一个特有说法,意思很简单就是“察言观色”。在东方特有的含蓄隐忍的文化里,一直秉承着含蓄委婉的交往方式,回避冲突与异见几乎总会依靠着对“空气”的辨认进行。

《凪的新生活》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大岛凪,低气压社畜,在公司受尽碾压唆摆。直到一天突然崩溃,“大龄”小清新女青年跌入失恋失业,人生失据的低谷。终于幡然醒悟,开始断舍离到家徒四壁,经过“隔山断水”的遁世后,凪走上新道路的故事。

依然是熟悉的日剧配方,依靠的是情感细节的共鸣而非剧情的转折。剧中人物的困境浓缩了现实中大部分人的常态,不挑战集体、不背离群体价值,从而随波逐流是当代社畜生存的必修课。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每当我看到剧中凪一边迎合周边人,一边又讨厌这样的自己,甚至认同了他人对自己的厌恶。让我不禁想到太宰治那句名言——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可跪舔换来的融洽,迎合换来的青睐,这样的人际关系注定畸形——你把自己放得多低,别人只会在你的卑微上再践踏一脚。最终凪在觉醒后的大声疾呼——空气是用来呼吸的,而不是用来阅读的。但现实中,大多数人终究还是普通人,无法成为挣脱藩篱的野兽,很难用顽强的个体意志去对抗集体理念。明知总是迎合集体意志往往意味着“堕落“的开始,但也只能清醒着堕落。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凪的焦虑正源于此。我们总有一种错误的信念:当所拥有的外物不如别人之时,我本身就不如别人,或者说我就不配获得友情、爱情、亲情等等。可在我看来,察言观色是最低等的社会求存方式。那些不动脑子不冒风险,只支付最低级别的社交成本。接别人丢过来的皮球放弃主动权,等别人的拯救优于自救,甚至用别人的评价构建自我。这本身就有问题,社交就是一种消耗。

责难朋友,责难公司,责难社会,偏安一隅,固然轻松简单。但其实只是换个地方宅、废、怂。人生不是换个地方插上SIM卡就能重置的,内心里没有底气与支点,即便逃到异次元,你也还是那个你。所以,凪即便之后去酒吧打工,依然无法和顾客正常沟通。酒吧老板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对他人没兴趣。“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以他人的期望捏塑自己的形状,自然会扭曲、会抱怨、会憋闷。保持适度的自私、率直、特立独行,是维护自我的平衡,

成年人的生活中,没有容易二字。城市是个钢铁森林,冰冷坚硬。我们需要用跌出的一身伤疤为自己烧铸出一身铠甲,即便前一秒,疲累积到了极致,感觉要撑不下去了;可下一秒,也要擦干眼泪露出微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抗击生活本身的空虚和社会的漩涡,一时的自爽自嗨固然不可少,但仍需知晓自己小小的凝重的位置。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人活一世,最先出于求存,而后出于求知,最终归于求真。

如果人生到了举步维艰的关口或许是该停下来,可那不光是看风景,还要考虑去芜存菁。用有限的精力去经营限量版的关系。在那片净土里,我们可以如小凪一般,心扉不用上锁,素面可以朝天,爆炸头无需烫直。

大声告诉周围——来我的世界需要入场券,我有原则有底线,有内心的诗与远方。

可在这个世界之外,我们也要明白察言观色确实累人,没有人能百分百做自己,就像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但社交也有规则,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见什么人陪什么笑脸,这种心照不宣才能让社会高效运转。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任着性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甩脸就甩脸,那只在深夜小世界里发生。第二天我们照样穿上西装,戴好面具去见人。虽然确实累,但仍需尊重游戏规则。

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在这里做了孙子,又在那里成了大爷?很多人觉得,说好话就等于拍马屁,左右逢源就等于虚伪,对此不屑一顾,好像自己做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

但成年人的角色本来就不是单一的,在客户那里是替人办事的乙方,在父母那里是回报恩情的子女,在子女那里是肩负责任的父母,这些角色理应不一样,如果觉得这是虚伪,那是还没长大。试想,用对父母的态度对所有人,难道不是幼稚?

《凪的新生活》黑木华这部8.8分的剧,戳到了大部分成年人的内心

人不能离开社会,就像不能离开空气一样。看《月亮与六便士》时,我也忍不住对斯特里克兰德又嫌弃又理解又羡慕,月亮虽心向往之,可脚下的六便士却最实际。

对阅读空气抵触,对戴面具感到疲惫,难道不是对这件事存有误解?

在待人接物中,清楚自己的位置。这样既不易随波逐流,也不会显得桀骜不驯。社交就是社交,只是用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去扮演一个角色,根本无关什么个性和喜好。茫茫人海中,我们弄丢自己也很正常。此时千万别沉沦,以为偏安一隅就能万全。

殊不知,最强的沙丁鱼不是逆流而上,而是即使顺着鱼群,也能游出自己的姿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