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会发现,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国家,全长约2.28万公里,漫长的边境线为我国在边境治理上提出了不少的难题。

近代中国由于国力的衰弱以及政权的更替,曾经被西方列强肆意地瓜分,让大量的领土离开了祖国的怀抱,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领土争端。解放之后,我国在领土争议问题上,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也为世界创下了解决领土争端的典范。

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与塔吉克斯坦领土争议问题的解决,则是一个让世界称赞的典型案例。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1.世界屋脊华夏占,清廷衰落拱手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帕米尔高原。从小我们就从课本上了解到,帕米尔高原有着“世界屋脊”的称号,这一称号体现出了帕米尔既高又大的地理特征。

说她“高”,是因为帕米尔高原上的山体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其主要的山峰海拔甚至超过6000米,高原西部的两座著名的山峰“共产主义峰”和“列宁峰”高度都在7000米以上;

说她“大”,是因为帕米尔高原整体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地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以及阿富汗东北部。

帕米尔高原地处中亚的东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世界地理版图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在中国境内的,是帕米尔高原的东部,目前处于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境内。

自古以来,我国记录帕米尔的历史著作不计其数,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内,称作“不周山”。春秋战国时期,更是有天神共工怒撞不周山的神话,在后世广为流传。

西汉时期,国家繁荣昌盛,中原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通商,帕米尔高原成为了商人们往来贸易的重要通道,从此,中国各个朝代都有着对帕米尔高原的历史记载。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到后来帕米尔高原又会成为中国与别国的领土争端呢?这就要从清政府的衰落开始说起了。

乾隆时期,国力尚在顶峰,1759年,清军完成了对西北准格尔部以及大小和卓的平定,这使得西域诸国纷纷归降,而当时的帕米尔被叫作“葱岭”,中国的西部版图也得以延续到巴尔喀什湖和喷赤河。鼎盛时期的清王朝,将整个帕米尔高原置于国家的版图之内。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然而,随着清王朝逐渐衰落,以及沙俄国力的不断增强,此消彼长之下,沙皇的野心也终于藏不住了。沙俄军队不断推进,向喀什湖以东的区域入侵,多次侵扰中国国土。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昏庸无能的咸丰皇帝与沙俄签订了《北京条约》,对西北的边界做出了一系列妥协,这也为后来西北边界的混乱埋下了祸根。

1864年,新疆地区发生回族动乱,在边界线上觊觎已久的沙俄军队终于等到了机会,他们与乱军勾结,公然入侵我国西部领土,发动战争,直接威逼清政府。

而当时的清廷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气魄,软弱的同治帝很快就屈服于敌人的威胁之下,与沙俄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直接将西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俄国,涉及的土地面积足有44万平方公里。

《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让我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同时也直接造成了此后很长一段时期西部边界混乱的局面。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每一个王朝的崩塌必然伴随着边境的动乱,当时的清王朝也不例外。《勘分西北界约记》签订之后,中国西北边境地区的局势愈发动荡,各族相继发生暴动,其中“阿古柏之乱”造成的影响最大。

阿古柏被称为“中亚屠夫”,原为乌兹别克人的他,生性残暴、骁勇善战,1865年至1877年期间,在英国和沙俄的煽动下,率军入侵新疆,抢夺了我国大片土地。

后来,清政府派出左宗棠入疆平乱,通过一年时间将阿古柏消灭,收复新疆。

此后,清政府也曾多次派出使者与沙俄交涉,希望收回割让的领土,但几乎都是无功而返,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廷割让给俄国的土地面积达到60万平方公里之多。

2.狼子野心仍不满,英俄私分帕米尔

尽管俄国已经通过非法的手段攫取了我国大量的领土,但其野心仍未得到满足。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在左宗棠消灭阿古柏之后,清政府曾经要求俄国归还伊犁,但对方又狡猾地提出“勒索”的条件,要求将俄国的边界向中国一方继续延伸。

这样无耻的条件先是遭到了清廷的拒绝,可是在后来的谈判中,俄国人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终让清政府的代表做出了妥协,签订下《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在条约的规定下,中俄两国重新划定了边界线,这也等同于中国再次割让了西北的领土。而让人更加无奈的是,条约把中俄边界线之间的一块三角地带划定成了“待议地区”,这也为贪婪的俄国人留下了继续“幻想”的空间。

1891年,欲望膨胀的沙俄再次大举出兵帕米尔,他们亲手撕毁了当初的约定,入侵“待议区”,并继续向东推进到萨雷阔勒岭。而此时,英国人看到俄国在帕米尔上的横冲直撞,毫无顾忌,也生起了贪念,同时他们也担心俄国人迟早会触动到自己的利益。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于是,英俄两国暗中勾结,企图私分中国领土。就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的实力被再度削弱,英俄两国也趁机在1895年达成协议,私自瓜分中国在帕米尔的领土。

此时的清政府显然已经没有能力改变这丧权辱国的局面了,不过却依然在为保护领土边界做了最后的努力。

一方面,清政府宣布“绝不承认”英俄对我领土的侵占,并对其强盗行为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和不满;另一方面,朝廷也向边界区域增派了军队,沿萨雷阔勒岭加强边界的守卫。虽然领土的损失已成事实,但清政府这“最后的倔强”,也让往后领土的收复留下了希望。

3.中塔谈判定基调,领土争议终解决

清朝灭亡之后,近代中国虽然历经了混乱局面,但也都秉持着同一个原则,那就是坚持帕米尔西北部中国领土的主权,不承认英俄的非法侵占。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成立的苏联政府,也承认中俄两国在帕米尔的边界争议,不过争议区域的实际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对方手中。而由于社会的动荡以及国家实力的羸弱,在此后的几十年内,中国政府始终无法收回失去的领土。

时间又来到了1991年,此时的中国经过了十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在不断地提升,相反,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却是自身麻烦不断,并在当年年底宣布解体,各加盟共和国也纷纷宣布独立。

塔吉克斯坦在苏联正式解体之前,便宣布了独立,而在苏联解体后,帕米尔高原上中俄争议区域的大约2.8万平方公里土地,便由塔吉克斯坦全部继承了下来,换言之,中苏领土争议变成了中塔领土争议。在塔吉克斯坦继承了帕米尔的争议区域之后,很快中国政府便开始了与塔方的领土谈判。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一直没能与苏联就争议领土达成一致,是因为苏联国力强盛,又是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中国谈判的胜算不大,而塔吉克斯坦则不一样,在中国面前,那就是一个“弹丸之地”,要收复失去的领土,可谓是易如反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塔吉克斯坦来说,其国土面积只有区区14万平方公里,还没有中国广东省的面积大,争议区域的2.8万平方公里土地,占其国土面积的20%,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者,这“争议土地”本是中俄(中苏)之间的争端,与塔吉克斯坦没有直接的关系,塔方只是从苏联身上继承而来,通俗一点来说,这可是一笔“三角债”啊。于是,帕米尔高原上的领土争议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对于中国来说,自古就有记载帕米尔高原属于中国领土的史料,而且以往签订的条约也表明,那是从华夏土地上割让出去的一块。而对于塔吉克斯坦来说,那可是从苏联“老哥”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要算账,找我“老哥”算去呗。

面对与塔方的领土争议,中国政府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坚定中国对争议领土自古以来就拥有的主权,但同时,中国领导人考虑到塔吉克斯坦的实际情况,没有采取太过激烈的举动,而是始终保持与塔方的领土谈判。

在此过程中,中方还多次向塔吉克斯坦提供了经济建设的援助,帮助塔吉克斯坦摆脱贫困的局面。

也许是受到中国以礼待人的大国之风的触动,塔方一直配合中方开展谈判工作,对于中方而言,虽然争议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只要双方还能坐在谈判桌上,那么一切都有可能。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1997年,中国与塔吉克斯坦针对有争议的乌孜别里山口和喀喇杂克山口这两个地区达成了协议,迈出了解决领土争端的重要一步。

而三年之后,在2000年的7月,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签订了协议,针对边界问题做出了详细的约定,这也为中塔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基础。

2002年,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应邀访问中国,在访问期间,中塔针对长久以来存在争议的区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2.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中,大约1000平方公里将交还给中国,这也标志着中塔两国边界争议的结束。

2011年9月20日,中塔双方的边防军队代表,在帕米尔高原中方第75号界桩处举行中塔新划定国界交接仪式,这代表着存在了130多年的领土争端得以圆满的解决。

中塔两国边界谈判后,3.5%的帕米尔高原争议土地重回祖国怀抱

很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国从2.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领土中收回了1000平方公里,仅仅占争议领土面积的3.5%,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是吃大亏了?

事实上,中塔领土争端的解决,也在世界范围内创下了解决领土争议的典范。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国力悬殊,但在多年的谈判之中,中国从来没有以大国的姿态向塔方施压,没有采取某些西方国家惯用的“经济封锁”、“军事干涉”等伎俩,而是与对方建立平等、和谐的谈判关系,通过政治智慧以及谈判技巧,最终取得了让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回争议领土之后,我国曾派出了地质专家前往帕米尔高原进行例行勘察,结果却在勘察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处稀有的铀矿资源。如此的好消息似乎也印证了一句古话:得道者,天助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