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嘉庆上台就杀和珅,但幕后的大老虎却是此人,嘉庆对其是无可奈何

文/纪布

众所周知,满清当局到了乾隆后期的时候,早已非常腐败了,尤其是和珅和大人,更是那个年代标志性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和珅的大肆敛财是有乾隆罩着的,但大家不一定知道,乾隆这个老头儿更是一个敛财高手。满清有个“议罪银”是指犯罪的官员向皇帝直接上缴罚金,这样就能减免惩戒,该制度都是秘而不宣的。

但在《密记档》中有所记载,李质颖在乾隆52年呈上奏折,大概意思就是这个官员犯了多件重罪,每件罪都明码标价,最后给了乾隆26万6的白银,接着再拍马屁,说皇恩浩荡,之后每年都会孝敬乾隆2万两。

嘉庆上台就杀和珅,但幕后的大老虎却是此人,嘉庆对其是无可奈何

这个李质颖,在乾隆46年成为了浙江巡抚,在现在属于省长一级,后因杭嘉湖道的王燧贪污,李质颖由于失职遂被免职。但在他被免职没多久后,乾隆降旨让他管理海关了,这可是份美差。

后来,又有一名浙江巡抚名叫福崧,在乾隆51年因亏空公款,被叫到了皇宫问话,在《密记档》中记载,福崧必须上缴20万两罚金,可他仅仅只垫付了2万。

乾隆也知道福崧一时搞不到那么多,于是在乾隆55年,福崧被乾隆放回,继续让他回浙江“捞钱”。3年后,福崧就被问斩了,理由贪污罪,后来,福崧剩下没上缴的13万,由别的官员补交了。

嘉庆上台就杀和珅,但幕后的大老虎却是此人,嘉庆对其是无可奈何

“议罪银”的操刀人主要是和珅与福长安,这两人何许人也?自然不会浪费掉这个捞钱的好机会,和珅玩的更大,只要给钱就可以免罪,不过,从中取得的大头,还是得给乾隆那个老头儿,乾隆创建的这个“议罪银”,与受贿无本质区别。

此风一开,各地有污点的官员算是踏实了,开始勤于搜刮,犯了事只要有钱就能平,罚完一笔,再去捞罢了,反正官位在不怕没钱捞。

乾隆55年,内阁学士尹壮图上奏,提出“议罪银”滋生贪腐严重,请求废除。乾隆看到装模作样批复,有这种事?朕不信,你得拿出证据来。

嘉庆上台就杀和珅,但幕后的大老虎却是此人,嘉庆对其是无可奈何

之后,乾隆又说:朕从来不干这些虚头巴脑的事,尹壮图你不能听到什么流言就相信。尹壮图又回奏说道:现在很多有实权的的官员臭名远扬,不办实事只知道捞钱,百姓是怨声载道。

乾隆闻之,直接对尹壮图骂道:能有当今的盛世,百姓富足,朕执政55年,给予天下恩惠满满,凡是身被恩膏者,无不家喻户晓,你是从哪里旁听左说有那么多贪腐之事?

乾隆的这番话就是说,我是千古圣君,为百姓带来太平盛世,贪腐之事怎么可能会发生?

嘉庆上台就杀和珅,但幕后的大老虎却是此人,嘉庆对其是无可奈何

这次,尹壮图知道自己已经触怒了乾隆,立即表示服软,但乾隆依然不依不饶,对其道:既然你说朝廷贪官甚多,那么你就赶紧给我滚出去好好地查一查!最后,尹壮图不得不被迫上路,接连查了几个省没有任何结果,最终灰头土脸地回来请罪。

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各个省的大员都是由乾隆亲自罩着的,你个尹壮图必然是查不出任何名堂的。看到这样的结果,乾隆洋洋得意地道:朕素以躬行、节俭为天下苍生,致使有现在的太平盛世,现在朕要纪纲整肃,内外大臣不会有敢营私枉法者的!

接着,乾隆直接下旨,命人将尹壮图交于刑部治罪,尹壮图因为得罪了人,有人建议杀了他。但是,乾隆故意表示自己宽宏大量,给其降了职。这样一来,懂事儿的人自然不敢再去拿“议罪银”做文章了。

嘉庆上台就杀和珅,但幕后的大老虎却是此人,嘉庆对其是无可奈何

直到乾隆皇帝驾崩,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掌控实权后,这个尹壮图才得一平反。在《嘉庆朝实录》中有所记载:原内阁学士尹壮图曾向乾隆皇帝上奏各个直省的库银很多都有亏缺。

于是,尹壮图就被派遣到近省盘查,但在那个时候各省督抚相互勾结在一起故意蒙蔽尹壮图,密封严实,这就致使尹壮图实地考察与所上奏完全不同,最终受到惩罚。至于这些内容,嘉庆皇帝都是非常清楚的,后来,嘉庆特意下旨为尹壮图平凡,还予以了重用。

当然了,作为乾隆儿子的嘉庆,虽然心里门儿清,但绝对不能明说自己的老爹是最大的“大老虎”贪污犯,于是,嘉庆只能将所有的罪名全都甩锅到和珅那里去了。

嘉庆上台就杀和珅,但幕后的大老虎却是此人,嘉庆对其是无可奈何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中华通史》,《注史斋丛稿 》,《知网相关文献——乾隆与和珅之间的关系等相关资料》,《百度百科相关词条——乾隆,嘉庆,和珅,议罪银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