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福建福州为我国近现代漆艺重镇,福州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脱胎漆器的“脱胎”意为“脱去胎质,空余布胎”。

此项工艺公认的创始人为清乾隆时期的漆器艺人沈绍安。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银漆彩绘山水人物梅瓶 沈绍安兰记

沈绍安家族受古代“夹纻器”的启发,经过不断尝试,将“夹纻”技法充分还原,并在某些手法、材料上创新,将漆器木胎改为脱胎,形成了福州脱胎漆器。

其工序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以成完器。

在髹饰技法上,主要有黑推光、色推光、薄色料、彩漆晕金、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嵌螺钿、仿古铜、锦纹等。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漆艺制作过程

其制品大致可分瓶、盒、盆等生活用具和人物、摆设等艺术欣赏品,整体轻巧绚丽、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

沈绍安子孙继承和发展了祖传髹漆技艺,名家辈出,成为著名的脱胎漆器世家。

除沈氏外,近现代福州从事脱胎漆器制作的,以李芝卿、高秀泉最为知名。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高 秀 泉

GAO XIU QUAN

高秀泉,福州人,生于1889年,逝于1963年,是近现代著名的漆艺大师。

他13岁师从福州民间书画艺人陈琴甫、林振桐习丹青水墨,打下了绘画功底;20岁时,经人介绍进“沈绍安恂记漆器”铺任漆画师,专事漆器纹饰绘制工作,精通漆艺技法;10余年后,在家从业,为沈绍安兰记、沈绍安恂记等店号加工订单。

52岁时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国光泉记漆器铺。经过多年苦心钻研,高秀泉在木雕漆器、印棉漆器、台花漆器、设计造型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和创新。在漆器纹饰中,他独创了梅枝的堆漆技法(又称“弹艳法”)、金银漆地技法(又称“麸银法”)、水鸟、草干的彩绘等。

这些技法的运用,使得福州的脱胎漆器与众不同,独具魅力。高秀泉还为福州漆艺界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漆艺术家,其中著名的有林良琅、林淦彬、黄时中、吴守端等。

高秀泉与福建博物院渊源颇深。

1954年,福建省博物馆(现福建博物院)初建,为丰富馆藏陈列,福建省文化局委托高秀泉创作新漆器精品。

于是,高秀泉组织领导西湖小组,亲自精心设计和监造了十大花瓶和茶盘,从传统漆器和沈绍安漆器模式中推陈出新。

本次我们赏鉴其中三件精品。

One

雕漆淡绿地描金山水扁式瓶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这件雕漆淡绿地描金山水扁式瓶,通长29.2厘米,通宽21.5厘米,通高45.5厘米,直口,扁腹,椭圆形足,瓶身绿色,饰满锦地,颈部贴饰金色花卉图案及如意云纹,肩部对称贴附铺首(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瓶身正反两面图形开光退光绿色地上,用金色绘有山水亭阁图案。

瓶椭圆形足正反两面饰金色缠枝花卉图案及如意云纹。底座双层台,古铜色,镂空花纹。整件作品绿底衬金,华美雅致。

Two

雕漆金锦大团结纹脱胎花瓶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这件雕漆金锦大团结纹脱胎花瓶,口径21.9厘米,腹径31厘米,高64.5厘米。瓶身整体为方,饰锦地纹,口略向外撇,颈笔直向下,腹外鼓。

在颈部饰有天安门浮雕,腹部饰各族人民欢歌燕舞浮雕。繁复的花纹,配以全金的单纯色调,使整件作品呈现出动中有静,富丽堂皇的效果。

后因另一件作品,高秀泉高超的漆艺水平为叶飞将军所识,指定其前往北京参加1959年十周年国庆观礼,此经历与这件作品可谓相映成趣。

Three

朱红色葵花纹脱胎漆瓶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这件朱红色葵花纹脱胎漆瓶,口径18.3厘米,腹径25厘米,通高53.8厘米,瓶身颜色饱满,线条流畅。底座为古铜色,镂空花纹。整体朴素大方。

漆器的花瓶主要是梅、柳两种形体。高秀泉吸收古今造型艺术,创造了许多新颖的花瓶器型,此件葵花瓶即为一例。

一代漆艺大师高秀泉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