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李大姐到现在还对被确诊为重度骨质疏松的事儿耿耿于怀!

反复地问我:“谢医生,我天天运动啊,我怎么会骨质疏松呢?到底是不是误诊啊?”

其实她的误区,在很多人群当中都存在,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地聊聊这个问题!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李大姐,55岁,停经三年了!

大姐非常喜欢运动,坚持游泳、慢跑很多年了,对很多运动都有涉猎。三天前和朋友去滑冰,摔了一跤,当时左腕就疼得比较厉害,但是观察肿胀并不是特别地明显,觉得不应该有啥事儿,回家冰敷了一晚,到第2天清晨的时候,疼痛仍然比较明显,而且腕部出现了皮下淤血,担心有骨折,所以到医院来看一看。

这种情况进行一个X光检查就可以了,第1次拍片子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骨折,但是在她的侧位像上隐隐约约觉的还是有问题。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结合她腕部明显的皮下淤血,考虑是不是骨折的位置比较隐蔽,于是联系了放射线科,再次给她进行了一个斜位的x线检查,骨折的部位终于显露出来了,还好,位置非常的不错,像这种情况适当地给予支具固定,适当地用药也就可以了。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然而在她的腕部X线上,我们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就是她的手指骨量有明显的改变,而且我们发现她的腕部骨骼上有一些骨质疏松的迹象。

所以,谢医生建议她进行骨密度检查,看看是不是骨质疏松了!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确定人们是否有骨质疏松的检查,不是化验血钙,而是要通过专业的骨密度检查,我们称之为双能X线,通过双能X检查,我们获得一个T值,如果T值在-1.0~-2.5之间会诊断为骨量减少,但如果低于-2.5就要诊断为骨质疏松了。

李大姐的化验结果T值为-2.9!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结合轻微外伤发生的腕部骨折,李大姐的诊断应该是重度骨质疏松。

李大姐表示质疑

当给李大姐做完解释的时候,李大姐当即就表现出了非常质疑的态度。

“我天天运动,从小就喜爱运动,我不可能骨质疏松!”

“我几乎每天游泳、跑步,羽毛球、滑冰,舞蹈样样不差,我不可能骨质疏松!”

如果您也是热爱运动的人士,相信大家遇到这样的事情,肯定也会有这样的像法吧!

然而,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不是运动,就不会骨质疏松了啊?”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运动对骨骼健康有很大好处

在诸多对抗骨质疏松的指南当中,运动对于辅助抗骨松都是被强烈建议的。

因为我们的骨骼属于承重器官,适当的运动刺激对于维持骨骼的健康,对于维持骨骼的强度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针对骨折的患者,无论是石膏固定或者是手术固定的患者,都建议早期的要进行康复锻炼,要避免因为活动减少而出现的废用性骨质疏松。

但有一个细节我们一定要明白,对于骨骼健康有好处的运动一定是负重性的运动,像游泳对于骨骼健康就没有太大的好处,因为它不属于负重性运动,水的浮力抵消了骨骼受到的刺激,大家想一想宇航员在太空当中重返地球以后是不是要坐在椅子上,这就是因为长期地处于非负重的状态下,骨骼长期得不到刺激,出现了骨质疏松。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像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太极拳以及跳舞等运动,都属于负重性的运动,对于骨骼健康是有好处的。

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运动对于对抗骨质疏松是属于辅助性的作用,它不具备决定性的因素,绝对不是说运动了骨头就不再疏松了。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

导致我们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太多了,在讲述骨质疏松的原因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的骨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器官,我们的骨骼通过骨吸收和骨形成来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让骨骼形成代谢,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

当骨吸收出现了明显的加强骨形成出现了减弱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出现骨质疏松了。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女性朋友们非常容易遭受骨质疏松的困扰,尤其是处于围绝经期或者是绝经后的女性朋友们,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断崖式下降,导致了破骨细胞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就是说骨吸收变得活跃了,就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形成自然就会慢慢地衰弱,这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像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

●还有一些骨质疏松,我们称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一些内科疾病,比如甲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消化系统的一些疾病,比如接受了胃切除手术,或者是有一些肝胆方面的疾病,白血病,类风湿等都会导致我们出现骨质疏松。

●吸烟、饮酒、体重过轻以及遗传因素等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像李大姐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特别地特殊,她处于五十五岁这个年纪,绝经已经3年了,年龄因素加上绝经以后的激素改变,这就是很强大的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了,那么想要单纯地通过运动去对抗恐怕就很难。

而且在详细地问诊当中,我们还得知李大姐做过甲状腺方面的手术治疗的,对于骨骼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骨质疏松是寂静杀手

骨质疏松症有一个比较可怕的称呼,叫“寂静杀手”。

也就是说当我们从一个正常的骨量状态,慢慢发展到骨质疏松的这一段时间,绝大多数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它会悄悄地默默地导致您整体骨量的减少,有一些患者到骨折了,出现了严重的后果,经过检查才发现有骨质疏松症。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前知道自己的骨量是否出现异常了呢?

如果您是女性,建议您在45岁以后,尤其是经期开始,出现紊乱变化之后;如果您是男性,建议在50或60岁以后每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要做双能X线可以明确地发现我们是否存在骨量的异常状态。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当然如果您有一些特殊的疾病,比如乳腺癌,术后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有以上所说的那些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及时体检也是有必要的。

在这里强调一句,尽量不要通过症状去判断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而是要通过专业的检查去明确。

得了骨质疏松该咋办?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已经很长了,相信大家阅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尽量简单说,如果您确定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症,那么建议您要接受正规的抗骨松治疗,要科学合理的饮食,一定要高钙饮食,要坚持以往的运动,要坚持日晒,这些生活习惯是我们对抗骨质疏松的一个基石,另外呢,也要科学合理地用药,要适当地使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要服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

抑制骨破坏的药物有很多,主要是双膦酸盐类的药物,像阿仑膦酸钠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静脉注射的唑来膦酸等也是可以的,促进骨形成的药物,主要是维生素D这方面的药物,象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都是合理的选择,但是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不要自行服药。

在以往的文章当中,谢医生详细地写过关于骨质疏松的药物选择,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在以往的文章当中,找到您所需要的知识。

总结

骨质疏松这种疾病很复杂,绝对不是像您想象的,可以通过什么症状来去判断,也不是说您有一个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一定不会患上骨质疏松。

定期体检、科学的饮食、科学的运动,发现问题以后及时地对抗,这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骨质疏松这方面的困扰,也担心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朋友们吧,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学会如何对抗,学会如何预防!

医生,我天天运动,怎么会骨质疏松?再给我看看,是不是误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