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芯智驾】国产特斯拉召回发酵背后:拓普集团存品质缺陷却大谈“业绩至上”

【芯智驾】国产特斯拉召回发酵背后:拓普集团存品质缺陷却大谈“业绩至上”

芯智驾──集萃产学研企名家观点,全面剖析AI芯片、第三代半导体等在汽车“大变形”时代的机会与挑战!

集微网消息,近日,因前、后转向节强度可能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特斯拉召回超2万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该事件从披露至今持续发酵,作为特斯拉转向节供应商,拓普集团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受此影响,拓普集团股价连续3日下跌,偏离值累计达20%。

而让人心寒的是,拓普集团在回应事件影响以及危机公关时,其主要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角度切入,认为特斯拉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汽车只是一件“非重大事件”,也许在拓普集团的价值观里,生命也可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特斯拉:召回原因为宁波拓普产品存在缺陷

近日,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10月30日期间的部分国产Model Y电动汽车,共计21599辆。同时透露召回原因为,“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前、后转向节强度可能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转向节可能发生变形或断裂,极端受力情况下可能导致悬架连杆从转向节中脱出,影响车辆驾驶操控,增加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特斯拉转向节供应商拓普集团股价应声下跌,特斯拉也在随后回应媒体采访时罕见点名涉事供应商为宁波拓普。至12月7日,拓普集团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20%。

事实上,这并非特斯拉首次召回汽车,仅今年就已在国内发起多起汽车召回事件。

今年2月5日,特斯拉中国曾发起召回2.04万辆Model S以及1.57万辆Model X,召回原因为eMMC多媒体存储卡寿命周期耗尽,存在间接引发安全隐患的可能;因相同原因,特斯拉还在美国召回了13.5万辆Model S和Model X。6月26日,特斯拉中国再次召回5.68万辆Model 3以及3.86万辆Model Y,原因为主动巡航控制系统问题,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发生碰撞,存在安全隐患。

就在点名拓普集团后的12月5日,特斯拉又在国内对91辆Model 3发起召回,原因为前副车架总成上的横向连杆固定螺栓可能未按标准扭矩紧固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分析发现,特斯拉今年历次召回事件起因均为安全隐患,但这些事件的影响范围小许多,且未直接波及供应商。唯独此次特斯拉直接点名供应商,致使拓普集团被推向了风口。可见特斯拉对拓普集团供应不合格产品并造成损失已有微词。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年初特斯拉陷入维权漩涡时,拓普集团董事长邬建树曾公开表示,“在与客户的合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某公司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包括产品定位、研发、制造、供应商管理、质量、营销等都是非常正确的。一个新物种的产生、成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短暂的。”

这番言论,不知是拓普集团对自身产品过于自信还是对其客户极度信任。而时下,特斯拉点名拓普集团供应产品存在缺陷的“正确”做法,已让其陷入被动。此时此刻,不知拓普集团作何感想,不过,邬建树已在内部会议上公开表示,“此次召回事件不会影响公司的发展规划,公司的所有项目进展正常。”

拓普集团:本次召回为非重大事件

据了解,拓普集团主要业务为汽车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智能驾驶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与制造,其于2016年8月成为特斯拉定点供应商。截止目前,双方已合作超过5年,根据中信证券数据,拓普集团对特斯拉的单车配套价值已从开始的1000元/辆提升至最高9000元/辆,并成为拉动拓普集团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1.14%的重要驱动力。

针对特斯拉召回事件,拓普集团在12月5日回应称,由于某条热处理生产线发生淬火槽水位不足,使个别产品未完全被淬火液浸没,导致转向节强度可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其同时给出一组“存在缺陷的可疑产品概率约为0.2%~1.0%”的数据,并以此推断得出“本次召回为非重大事件,不会对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影响,本次事件也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的结论。

从直接经济损失看,单个汽车转向节的价值量确实不高,天猫授权经销店铺显示,Model Y转向节零售价仅为200元/副,某业内人士表示,主机厂的协议单价可做到几十元。以此分析,相比拓普集团前三季度接近80亿元的营收规模,召回事件带来的损失的确“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不过,某市值超2000亿元的汽车集团董事长A曾说过,好车的标准,就是对生命的守望。一个问题转向节所带来的后果,不会仅是几十元的价值,处理不当,可能会以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为代价,何况召回事件的背后是21599个家庭。

对特斯拉勇于召回潜在风险车辆的做法,网友赞扬“特斯拉有担当,这是一家良心企业该有的态度”。而拓普集团却以“不会对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影响”作为应对危机的衡量标准,不得不让人质疑其企业价值观。“拓普集团目前的回应,大事化小的意图很明显。”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特斯拉为了保证每一辆车都符合出厂及交付要求,对供应商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旦某家供应商出现问题,就存在被替代的可能。”一位特斯拉供应链人士表示,“为了满足特斯拉要求,我们压力很大。”显然,拓普集团“非重大事件”“不会受影响”的轻描淡写说辞,与同为特斯拉供应链的其他企业的观点存在明显出入。

同时,国内铝合金轻量化零部件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且转向节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超过汽车的使用周期。可特斯拉此次召回车辆的国内生产时间均为2021年,可能部分车主刚提车,就被通知“回炉再造”,不得不让人质疑拓普集团转向节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制造的严谨性,而特斯拉作为品牌方,其品牌形象将因此受到严重而深远的负面影响。

另外,爆出缺陷的转向节产品,并非核心零部件。本土企业中,伯特利、上海汇众等均是该领域重要制造商,其中,伯特利是国内轻量化转向节领导者,其在在今年初曾表示:“特斯拉是公司重要目标客户。”特斯拉受此次事件影响,如果有意扶持其他供应商,备选供应商将获得更大的订单支持,潜在企业也会获得更多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机会。而就拓普集团是否会因此退出特斯拉供应链体系,某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不至于,但长远看,很难说;相信特斯拉会更审慎调整供应商策略。”

华创证券在分析此次事件时也指出,“市场对于特斯拉持续选择某单一供应商独供的预期,不符合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风险管控)。”并就转向节这一产品申明“拓普集团的价值不在于‘单项冠军’或特斯拉,而在于综合零部件集团的‘扩张能力’”。另一位业内人士则披露,特斯拉正在加大完善二供、三供供应链体系,拓普集团事件的发生,将会加快该体系的建立。

而拓普集团问题转向节事件所引发的影响将不局限于特斯拉,“不涉及特斯拉其他车型,亦不涉及其他客户的车型”的说辞,只会让众主机厂加大对采用的拓普集团产品加强检验与排查。据了解,除了特斯拉外,拓普集团还向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比亚迪、通用汽车、奥迪、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吉利、福特、奔驰、保时捷、大众等众多车企供应产品,拓普集团问题转向节事件的爆出以及拓普集团的处置表现,也将会引起其他车企重新审视拓普集团,为防患于未然,可能也会逐步加大对其他供应商的扶持力度。(校对/James)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