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皇帝一生有很多负面评价,他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晚年的弘历更是变本加厉,喜欢玉石宝贝,宠爱和珅,极其好战,几乎要掏空了清朝的国库。这些固然是他的缺点,但是后人还是将乾隆称为“千古圣君”,溢美的正面评价多多,乾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乾隆不好的方面,我们就不说了,下面小编说一说他的好处。乾隆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他还曾“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这都切实地减轻了百姓们的负担。他还在平定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接下来,小编就说一件真实的小事。那是一个秋天,乾隆皇帝听太监说,真武庙中,藏有一个雕刻精美却通体漆黑的腌菜坛子,他凭借着自己长期和各种珍奇宝物打交道的经验,觉得太监描述的这个腌菜坛子不简单,于是他就乘坐龙辇,亲自去查看一下这个古怪的坛子。到了地方,乾隆才发现,这哪是一个普通的坛子,它是元世祖忽必烈扩建北海琼华岛,并修建广寒殿时,命人雕刻的一件盛酒的玉瓮,也就是传说中的“渎山大玉海”。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后来元朝覆灭,广寒殿失火,玉瓮就流落到真武庙中,道人用它盛酱腌菜几十年。清乾隆皇帝喜欢玉器,知其珍贵,赐给寺庙上千两银子,便将渎山大玉海赎回。但他不喜欢这玉海的底座,所以只命人将玉海拿走,底座剩在了真武庙中,既然钱货两清,那就此一拍两散,乾隆帝也不必与这寺庙有过多牵扯了。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哪里想到,乾隆不仅爱惜文物,也是一个极有品格的人。他觉得只留一个空底座,孤零零的放在庙中着实不妥,于是乾隆又命人比照大玉海,雕刻成了一个大石瓮,这个石瓮就是“渎山大玉海”的孪生兄弟,石瓮上雕刻着海龙、海马等瑞兽和精美的海水纹。石瓮雕刻完成后,就被送归真武庙。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真武庙在六十年代被改为民居,文物部门将石钵运回北海北岸暂时存放,1979年法源寺修缮时,这尊大石钵及石座都被移到了法源寺。现在游人去法源寺游玩,都会到大石瓮面前转一圈,感叹元朝的奢侈,乾隆的眼力,还有他奉还石瓮的讲究。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渎山大玉海”若是没有乾隆敏锐的鉴宝能力,谁知道这腌菜坛子就是个宝贝?恐怕这件珍贵的文物早就不知道流落到何处,甚至是被当作普通的菜坛子而毁坏掉了。

乾隆被称为千古圣君,从他干的一件“讲究”的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乾隆将玉海搬走时,不仅赐给了真武庙真金白银,而且他还很讲究,命玉工雕了一个石玉海归还给寺庙,让那只底座不至于“孤零零”的存在,同时,庙里的和尚也可以用其继续腌制咸菜。从这一件小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乾隆不贪便宜,做事讲究,果真的是个让人“竖大拇指”的好皇帝。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