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如今肉价那叫一个贵呀,网上甚至都因此传出了一句话,叫:“年初吃不起水果,年底吃不起猪肉。”甚至有人认为,猪肉价格再这么涨下去,已经快能跟牛肉相媲美了。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说起牛肉,大家都知道,一直算是一种不太便宜的肉类,尤其是那种好点的牛肉,特指吃牛排那种,更是可以高到一份好几百甚至上千元的价格。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古装剧中,那些公子小姐、过往侠客、甚至赶考书生,每次碰到客栈,随口一喊就是:“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古代的生活水平就这么高,随随便便就是两斤上好牛肉这么吃吗?不不不,生活水平这事先不提,光是牛肉,就不是能吃的。或者说一般人吃不到。古代的牛,主要地位不是一种食材,而是一种生产资料。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别说现代化设备了,光是古代农具都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改良;而中国古代的传统生活方式,又是精耕细作为主的农耕社会。在这种社会情况下,作为耕作的主要劳动力并非是人力,而是牛。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但古代的牛也不是那么好养活,没有科学的养殖方式,对于牛、羊的家畜的饲养,跟现代社会根本就不能比;再加上古代养牛、羊主要靠放牧,放牧又是北方游牧民族所擅长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原地区跟北方少数民族总是战乱不断。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种种原因加起来,导致古代的牛特别珍贵,珍贵到什么程度呢?可以买卖,但不能杀害。想要吃牛肉,只能等牛自然老死,或者因为意外死亡才能吃,不然除了最后的明清两朝,其他古代朝代中有人敢为了吃牛肉而杀害牛,等同于犯罪。看来古代不仅杀人要偿命,连杀牛都得偿命。

古代的牛地位这么高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它的珍稀性,还在于统治者赐予他的特殊意义。牛在古代被赋予了各种正面寓意,勤劳、踏实、勇敢等,连老子出函谷都是骑着青牛,黄河下面的镇水神兽也是牛的形象。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礼记·王制》有云:“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连诸侯王都不能没事杀牛,更别说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杀牛吃肉。同样是家畜,牛的地位就是比其他猪、狗、羊要高,唯有古代的天子才能随意享用。

先秦时期唯有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才能吃到“太牢”跟“少牢”这两种宴席。“太牢”是给周天子吃的,食材包括了猪、牛、羊;“少牢”则是给公爵王侯吃的,得去掉牛,只能吃猪跟羊。讲白了就是,如今我们这没事就能吃个牛肉的伙食待遇,放古代都能远超诸侯王了。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再说第三点,哪怕碰巧碰上了有牛死亡,大家能够分个牛肉吃了,古代那牛肉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的起的。古代算数典籍《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当时家畜的价格,一头牛值九百三十文左右、而一头羊约值五百七十文,狗的价格则是一百二十文左右。连价格牛肉是可以睥睨其他家畜。

“小二,来两斤上好牛肉!”古代的生活水平,真能随便吃到肉吗?

综上所述,真正的古代社会,压根就不可能出现随随便一户店家就能供得起牛肉,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出现几名顾客张口就要两斤上好牛肉。顺便解释一下,为何一些古代作品中也喜欢写到牛肉的出场?因为杀牛犯法啊,像《水浒传》那些,本来就是反朝廷人士,当然需要通过吃牛肉来衬托出他们的不守规矩了。

参考资料:《礼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