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学良16岁听张伯苓演讲,只因一句抗日名言,便视张伯苓为恩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

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早年曾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航海。甲午大海战后,他所在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从海军退役后,张伯苓认定,只有从教育入手,造就新式人才,中国方能图存。恰巧,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严范孙——他是当地名流,不但广有家资,在政商两界人脉颇多。他首先邀请张伯苓到严氏家塾任教。后来,一位叫王奎章的盐商,也出面聘请他为王氏家馆的学生教授科学知识。就这样,张伯苓来玩于严、王两馆,诲人不倦。

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张伯苓思考,日本以区区弹丸之地,如何成为世界列强,大败偌大的清帝国?他决定利用暑假,去日本考察,回国后,他感慨地说:''考察数日,知彼邦富强,教育振兴为主因。欲救中国,必须从教育着手,欲使教育完善,必须有一正式学校组织。''

在严、王两家的支持下,1904年,私立敬业中学堂正式成立,这座学校成为张伯苓正式投身教育事业的开端。办学几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校舍不够用了。这时,一位叫郑菊茹的士绅主动将自己城南水闸旁一块十余亩的土地捐出,作为办学之用。在此地,张伯苓兴办了南开中学。

张学良16岁听张伯苓演讲,只因一句抗日名言,便视张伯苓为恩师

到了1917年,南开中学堂已有上千名学生,为了进一步创办高等教育,他在赴美考察教育归来后,又雷厉风行地投入到筹备南开大学的工作中:包括筹款、规划校园、聘请师资、购入仪器设备等具体事务,皆由他一手操办。为了筹措经费,他不惜化缘办学,奔走于京津两地,筹得大笔募捐,自己却舍不得花一文钱;张伯苓深知人才的重要,早在美国研修期间,就十分注重物色优秀学者,所以不少留学生归国后,选择在南开任教;当时,私立大学一般只有文、法两科,因为这样能节省办学经费。张伯苓认为这样无法培养实用人才,就增设商、理两科如此''可致实用之效。''

兴办了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1923年,南开女中建立;1928年,他又设立了南开小学;1927年,创办南开经济研究所与满蒙研究会;1929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所。自此,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形成。他因此被人尊称为''南开先生''。

正在他准备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时,华北事变的发生,让天津的形势日趋紧张。他赴重庆考察,决定在沙坪坝重建中学。

张学良16岁听张伯苓演讲,只因一句抗日名言,便视张伯苓为恩师

1937年7月,天津陷入战火,南开被飞机轰炸,一时间,烟云蔽日遮天,张伯苓半生心血,几乎化为乌有。次日,蒋介石约见张伯苓,他却表示:''南开已被日军烧掉了。我几十年的努力都完了。但是只要国家有办法,能打下去,我头一个举手赞成。只要国家有办法,南开算什么?打完了仗,再建一个南开。''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开大学又与清华、北大两所学校合并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8年,在目睹南京政府的黑暗腐朽后,张伯苓以''体弱需要静养''为由,离开了南京考试院。1951年2月,因突发脑溢血,张伯苓于天津病逝。

张伯苓一生桃李满天下,文学家曹禺、物理学家吴大猷、医学家吴阶平外都是南开校友。

但还有一人,虽从没有在南开上过一天学,却视张伯苓为恩师,他就是张学良。年1916年10月,张伯苓应邀到沈阳演讲,他的第一句话是''中国不亡吾辈在'',这句话深深震撼了年仅16岁的张学良。

张学良16岁听张伯苓演讲,只因一句抗日名言,便视张伯苓为恩师

接任奉军少帅后,张学良欲请其担任天津市长,张伯苓志不在从政,婉拒了张学良的好意。但为了揭露日本侵略东北的野心,专门成立了''满蒙研究会''。此后,张学良创办了东北大学,自任校长,但苦于没有得力助手。张伯苓推荐门生宁恩承做秘书长,自己也多次赴沈阳,帮助制定建设方案。西安事变后,宋子文、宋美龄知道他是能影响张学良的人物,所以央求他亲笔写信给张学良。可以说,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其中也有张伯苓先生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