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当满清肃清了中原所有的反对者,站稳了脚跟之后,他们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审视自己取代的明朝了。毕竟自己是从明朝的尸体上获取了正果,要是不对他评头论足一下,那显然是有点说不过去的。不过由于清廷是摘桃子的一方,自然就对明朝的人物将领们带有或多或少的''有色眼光''。这点上从清朝对明末将领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对那些打不过自己的明朝将领多是鄙视,而对于那些把自己打疼的明朝将领,虽然明面上吹捧,但实际上也是夹刀带棒的讽刺~~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而在所有的明朝将领里面,被捧着骂得最狠的,最具有代表性就数孙承宗了。清朝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可谓是十分的''高''!觉得明朝如果听从他的建议,把权力全部交给他让他放手去做的话,虽然不说能够光复失地,但自保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清朝能给孙承宗这样的评价,可以说在整个明朝里面除开皇帝之外,那都是很少见的,而关于这条评论,很多人都说是清朝真心实意的佩服孙承宗,对此我只能呵呵了,事实上这句话的嘲讽意味比尊敬可多太多了。而清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其实是因为孙承宗做的一件事,而这件事就是土木工程。

有时候我一直想,孙承宗那么热衷于土木工程,那他宝贝学生天启皇帝爱木匠活那也是情有可原。当然了,这其实并非重点,重点还得回到孙承宗身上!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明朝在经巡不和丢了整个外辽东后,明朝军队只能全部龟缩到山海关一代固守,而当时努尔哈赤虽然非常牛X,但明朝仗着山海关的坚城利炮,努尔哈赤那绝对是翻不起多大浪花的,对此努尔哈赤也懂,因此他打的大多都是关外孤城。而孙承宗来了之后,把那些说放弃辽东依托山海关防线等待时间的官员都给撵回家去了,然后就开始了修城墙搞来一帮人建立军队打仗。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很快,孙承宗靠着天启皇帝老师的身份和关系,风雨无阻的修建了一条让清朝头痛不已的关宁锦防线!这条防线虽然后来被打破了一大半,但大多数是人员的问题,并不是这条防线本身不行。事实上还是非常有用的,靠着这条防线,努尔哈赤被干掉了,皇太极只能很长一段时间里跟守将们打嘴炮,要么实在不行就得绕过这条防线跑长途。因此清朝的人对这条防线在当时是很有意见的,不过也仅限于当时来说,当清朝坐稳江山之后再回头看这条防线的时候就非常感谢这条线了。

那为何会这个样子呢?道理很简单,要不是这条防线的存在,他们要入主中原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因为既然是土木工程,那自然就很费钱。外加兵员武将等一帮人等,在这个项目上明朝每年要花费高达700万两白银才能维护下去。而当时明朝的全部财政收入也不过是380万两白银。再加上天灾人祸的,有时候钱还收不齐,这样平均下来年财政收入顶多就300万两白银,这两年财政收入都不够关东这帮人修城和军费,那内地的军人,农民们就更加不好过了。

清军之所以能顺利入关,还得感谢明朝的关宁锦防线!

然而更过分的是,关宁锦防线的士兵们还很不知足,军饷不够还经常闹事,而且收入一高,看内地来的军队就觉得人家是来和自己抢饭吃,经常搞排挤和制造摩擦,因此军队的离心力越来越大。而为了能够维持关东这帮人,明朝只能对内地加大征税,这杨又搞反了很多人。因此围绕着关宁锦防线的金钱问题最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最终把明朝给砸死了。所以说,没钱你搞啥土木工程,烂尾没?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