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为问鼎中原?它的历史出处由何而来?

楚庄王从酒色的泥潭中崛起之后,楚国焕然一新,国力蒸蒸日上,对外征伐连连告捷。从国力上来讲,楚国的国力早已超过周王室,但是周王室是正统所在,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楚国国势虽强,但是爵位很低。楚庄王依仗国力,意欲取周天子而代之,结果为王孙满辩驳得哑口无言。

何为问鼎中原?它的历史出处由何而来?

楚庄王平息斗越椒叛乱后,任命孙叔敖为令尹,大修政治。楚庄王频频对外用兵,周围小国悉数归附。楚庄王即位之初,南方的小国乘楚国政局不稳而纷纷发动叛乱,楚庄王多管齐下,将实力较强的庸国(故地在今湖北竹山)制伏,其余小国莫敢不从,楚国的后方得以稳固。于是楚庄王便集中力量北上争霸。

北上争霸一直是楚国历代君王的梦想,由于楚国发展于南部边陲,一直为周王室所轻视。楚武王时,楚国拓地千里,曾要求周王室提高楚王的爵位,但被周天子拒绝,后来楚武王自封为王,与周天子分庭抗礼。经过武王、成王、文王、穆王四代君王的努力,楚国北进战略得到部分实现,然而要争霸中原就必须与中原各国会盟,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周天子的承认。于是楚庄王便想方设法、软硬兼施,希望得到周天子的正式授权。

何为问鼎中原?它的历史出处由何而来?

后方稳固之后,楚庄王调兵遣将全力对付当时的霸主——晋国,楚庄王并不愿与晋国发生正面冲突,于是先拿那些晋国的附庸小国小试牛刀。鲁宣公三年(前606)春天,楚庄王率军征伐陆浑(故地在今河南洛阳西南),一战而克。楚军渡过洛水,进入周天子的地界。周天子一直视楚国为荆蛮,对楚国的强大心存戒备,这次楚庄王决定在周天子面前显示一下楚国的国威与军威。

楚国大军停留在周天子脚下,数日不归,楚军军容严整,到处旌旗飘飘,如果楚庄王剑锋指向洛邑,也许不用多久周天子便会沦为阶下囚。但是这次楚庄王只是演习,不是实战。即便如此,还是给周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周定王继位不过二年,面对楚庄王的挑衅,不得不派人前去慰劳,实际是退楚国大军。

何为问鼎中原?它的历史出处由何而来?

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在洛邑周围陈兵数日的楚庄王。王孙满肩上的担子可不轻,以一己之力退楚国百万雄兵,这需要何等的智慧与魄力呢?不过王孙满不负所托,以三寸不烂之舌严词斥责拥兵自重的楚庄王。

王孙满箪食壶浆来到楚军大营,楚庄王出面迎接,寒暄几句之后,楚庄王话锋一转问王孙满:“一直听说九鼎是件宝物,但是无缘相见,今日有幸与您相见,特向您请教,九鼎什么样子啊?有多重啊?”王孙满也非等闲之辈,他知道楚王不怀好意,所以事先早有准备,楚王问鼎之事也在意料之中。于是不紧不慢地说:“九鼎的形状与大小并不重要,最关键的在于君王的德行。”楚庄王非常傲慢地说:“您不要搪塞我,泱泱楚国还铸不起个鼎吗?你看,把我的这些士兵的兵器收集起来就可以铸一个更大的鼎。”

何为问鼎中原?它的历史出处由何而来?

王孙满根本不理会楚庄王的百万雄兵,只是对楚庄王的傲慢与自大非常生气,于是毫不客气地说:“当年大禹贤德清明,深受百姓热爱,将远方的各种珍奇图案描绘下来,以九州进献的金属铸成九鼎,将描绘下来的图案铸在鼎上,以此来教导百姓分清贤愚忠奸。所以百姓进入山林沼泽便不会误入歧途,误食毒物。上下和谐,同心同德,共同承受上天的恩赐。

夏桀昏庸无道,九鼎迁到商朝,殷商享有天命长达600余年。商纣王残暴无道,九鼎又迁往周朝。如果德行至纯至真,九鼎虽小,谁也不会夺走,反过来,如果奸邪昏庸,再大的鼎也会被迁走。上天眷顾明德之君,当年成王安放九鼎之时,曾经占卜过,周朝可以传世31代君主,享国700年,这是上天注定的。虽然现在周朝德行在衰退,但是天命并没有更改。九鼎的形状与大小与您并没有关系,还是不要过多询问为好。”

何为问鼎中原?它的历史出处由何而来?

楚庄王也是聪明之人,听王孙满一席话,面红耳赤,班师撤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