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前言

大家想过吗?或许你在乡间小路上偶然碰到的一位看似普通的老人,很有可能他并不普通,他的真实身份或许有可能就是我军的战斗英雄,曾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杀得敌人是闻风丧胆,获得过很多的荣誉。

因为他隐姓埋名,甘于平凡,甘愿扎根农村,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所以无人知晓他的真实身份,甚至就连妻儿也不曾知晓。

有人会说,这样经历只有在故事中才有可能发生,现实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事实上这个经历是真实的,因为在现实中曾无数次发生过。

重庆合川区隆兴镇广福村的村民,他们就曾无数次重复着与那位隐姓埋名的战斗英雄的偶遇。虽知道他,但却不知道他曾经的英勇过往。

这位已是迟暮之年的战斗英雄从来不向别人述说自己曾经的峥嵘岁月,更未向人坦诚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哪怕是自己的妻儿也未曾透露半分,故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福村的村民只是把他当成一位普通的老者,并不知晓他曾经的英雄事迹。

英雄的名字,叫蒋诚。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图|战斗英雄蒋诚

满脸的老人斑,昏黄的眼珠,苍白的发色,几乎光秃秃的额头以及佝偻的身姿,蒋诚老人怎么看都只是一个普通老者,任谁都看不出他曾经是朝鲜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蒋诚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在右腹肠子被炸出体外的情况下,以重机枪歼敌四百余人,且奇迹般地用一架机枪击落美军敌机一架,创造了一个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

英雄入伍

蒋诚生于1928年12月,家境贫寒,祖辈都是合川区隆兴镇一个小山村中的淳朴农民,靠着自己一双勤劳的双手,艰难地维持着家中生计。然而,生活贫穷并不代表蒋诚的思想也贫穷,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长大的蒋诚成为了一个善良热血的正直青年。

1949年12月,在解决重庆的隆隆炮火之中,心怀革命理想的蒋诚决定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壮大,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他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一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后来,蒋诚就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第11军31师92团1营机炮连的一位英勇战士。

从此保家卫国变成了蒋诚的使命,也是蒋诚想要为此奋斗一生的信仰。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随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经过慎重的商议,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这注定是一场用血肉堆积起来的血战,但即便是面对着敌方连天的炮火,我们的英雄也从未想过退缩,他们勇往直前,就算拼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也誓要让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蒋诚亦也不例外,他英勇无畏,悍不畏死,为了国家而战,无怨无悔。

英雄战绩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记载着蒋诚的光荣战绩:仅仅在1951年4月到1951年11月,在这短短的7个多月时间中,蒋诚便已参加了大大小小四百余次战斗。

在战斗中,蒋诚充分表现出一位合格的战士该有的姿态,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奋勇杀敌。

很快,蒋诚便凭借着在战斗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战功,升任机炮连副班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役中最惨烈的一战,无数志愿军英雄壮烈牺牲在这次战役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

经此一战,世界再也不敢小看新中国,开始正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11月1日,蒋诚所在的12军开始投入到上甘岭战役。

蒋诚就在12军参战的队伍中,此时他担任重机枪手的角色。

在这里,蒋诚等12军的将士们看到了志愿军的另一支队伍,他们是早已在上甘岭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韩军浴血奋战的——志愿军第15军45师,只是半个月的时间,45师就已经牺牲了5600余人。

仅仅只是半个月时间,就有5600余位志愿军战士壮烈牺牲在此,由此可以看出上甘岭战役的血腥与残酷。蒋诚他们自然也很是清楚,但是即便蒋诚他们知道了上甘岭战役的残酷,他们也没有露出一丝惧怕的神色。

在他们决定上战场的那一刻,生死便早已被蒋诚他们抛之脑后,他们现在的所思所想,都是怎么杀死面前的敌人,守住阵地,打出志愿军的军威。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蒋诚所在92团到达上甘岭后,上级给了他们三天的准备时间,在三天之后,便要前往上甘岭537.7高地与敌血战。

537.7高地的战斗一直没有停歇,在他们投入战场之前,已经前后有四个连被派往537.7高地,他们和敌军已经打了数十天,仅剩下24人在坑道中与敌作战,且已连续11天断水断粮。

蒋诚他们的到来,无异于是让依旧在高地顽强坚守的24位志愿军战士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千钧一发之际,蒋诚所在的队伍站到了战争的最前线。

在蒋诚的立功喜报上,记载着蒋诚在参加上甘岭战役时,用机枪打下美军一架飞机的壮举。

据事后蒋诚老人和蒋诚战友的回忆,我们可大概得知当时的情况:

当时战况十分不妙,蒋诚和92团刚刚和敌人进行一场艰苦的战斗,已是万分疲惫。正当大家在休整之时,敌人多架轰炸机突然出现在92团阵地的上空,朝着阵地疯狂地扫射和扔炸弹。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根本无法顾及到身边的战友,只能不断向天空开枪,保护自己不被敌人的炸弹炸伤。在这危难时刻,蒋诚端着一把机枪躲在一个深坑当中。

“我躲在深坑当中,不管打得着打不着,反正就是一通扫射......它冲下来,我就把枪口对准它的头;它飞过去,我就打它的尾巴。”说到这时,老人的眼神中闪烁着耀眼的色彩。就这样,一架低飞的敌机被蒋诚用机枪击中,摇摇晃晃地坠毁在阵地的不远处。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图|美军飞机

如果不是蒋诚老人的立功喜报上清晰地记着“机枪打下飞机”的功绩,我们可能就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幻想而已,但蒋诚向我们证明,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曾做到过的一个壮举。

用机枪击落敌机,这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操作!

战争带给英雄的不止有击败敌人的自豪,还有满身的伤痕。

在采访中,蒋诚的妻子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老人曾经跟她说道,在那场战争中他的肠子曾经被打出来,但他又塞了回去,然后继续战斗。

虽然很夸张,但这件事情也是真的。

当时蒋诚的情况危在旦夕,他的腹部被敌军的弹片击中,甚至开了一个口子,肚子里的肠子都流了出来。但当时正值炮火最猛烈的时刻,酣战中的蒋诚根本感觉不到疼痛,看着周围正在与敌军浴血奋战的队友,他认为自己能和他们一起坚持到最后,于是他简单粗暴的把肠子弄回了自己的体内,然后就开始继续拼搏。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图|上甘岭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蒋诚用重机枪击杀了四百多名敌军,对敌方的反扑进行了有效地压制,为接下来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这点,在蒋诚的档案上也有标注“蒋诚同志在战场上身受重伤,感念自己的重要性,即便队友一再劝说,依旧不肯下前线治疗,最后配合队友,一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我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战斗结束后,心中的弦终于不再紧绷的蒋诚,因伤势过重的原因,昏倒在战场上。战友见状,赶忙将他送到后方医院,经过医生们数小时的抢救,蒋诚这才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直至今天,我们仍可在蒋诚的身上看到这个伤势痊愈后,留下的疤痕。

事后,凭借着在上甘岭战役上的赫赫功绩,蒋诚被志司授予一等功,并升为志愿军第12军31师92团1营机枪连班长。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1954年,蒋诚随部回国,尔后随部驻扎在浙江省江山市。

据《江山市志》记载,蒋诚所在31师驻扎在江山后,因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无法给予31师所需的全部营房,所以在华北军区的指示下,31师便开始着手亲自建造所部所需的营房。

当时,蒋诚领到的任务就是铺夯石的工作,这个工作要求大家每天铺5平方米,但因为是新手,蒋诚在最开始时并不能完成每天的工作量。

这种事情对于做任何事都极为认真的蒋诚而言,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不能完成就努力完成,想办法完成,在短时间的摸索过后,蒋诚的工作完成度从不满5平方米,到之后每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能完成12平方米,比要求的多了一倍以上。

营房完成建造后,表现优异的蒋诚再次荣立了一次三等功。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很快,崭新的营房建好了,然而蒋诚却没住上一天,因为在1955年2月10日,他退伍了。

作为国家的功臣,凭借自己曾经的功勋,老人本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补贴,滋润地安度自己的晚年时光,但曾经的英雄却不愿意成为国家的负担。

藏于民间

回到家乡后,大家看到蒋诚只带着六件东西——一双鞋子,一对袜子,一条毛巾,一块肥皂,以及一套衣服,这里面最值钱的,可能就是一匹16尺的布。这样的姿态让大家都以为,蒋诚只是当了几年的兵,然后就回来了,对于他所拥有的荣誉,他们一概不知。

对于大家的这种猜测,蒋诚也从未想过反驳,就连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他也从未说过自己在战场上所立的那些功绩。

蒋诚的儿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他们都知道父亲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却不知道父亲曾经立过这么多功劳。他也曾看过父亲的奖章,但记录功勋的那几个,他却从未看到过。

种种事迹,这足以证明蒋诚对于不给国家增加麻烦的决心。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图|蒋诚家人向记者展示蒋诚在朝鲜战场获得的荣誉奖章

倔强的老人从未借用以往的身份找过相关部门,回乡之后,他只有一重身份,那就是农民。

但是,蒋诚虽然把自己当作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可实际上“军人”这两个字却是一直都深深地烙印在蒋诚的灵魂深处。

忙完一天的农活之后,蒋诚总会带领乡里的民兵进行训练,有时还会带着他们一起去修路。

蒋诚和民兵就在1958年到1962年这段时间中,修了五年的湘渝铁路。

在这五年的时间中,蒋诚充分展现了自己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为了能够尽快建成铁路,不论严寒酷暑,蒋诚都住在铁路上的简陋小房间中,每天幸勤地工作着,即使父母去世,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他的弟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母亲和父亲去世的时间分别在七月份和八月份,都在酷暑当中,尸体不能久放,而哥哥在铁路的工作实在时太忙,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赶回来,因此两人的后事都是大哥和姐姐料理的,哥哥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蒋诚的付出没有白费,在铁路修好后,蒋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被铁路局干部所注意。经过讨论,他们打算把他调到另一处铁路上担当书记的职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无奈蒋诚的妻子在那时患上了癫痫疾病,需要有人去照顾,因此他只能放弃这个机会,回到家乡。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图|军区首长慰问蒋诚一家

回到家乡后,靠着自己堪称一绝的养蚕手艺,蒋诚成为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养蚕能手。养蚕投入少,见效快,所以当时很多村民都把养蚕当作养家糊口的工作。

当时,当地政府也觉得养蚕是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所以为了能让更多百姓脱离贫困,他们聘请蒋诚担任当地三个乡镇的养蚕技术员,教授村民养蚕技术。

这原本只是一份临时的工作,但蒋诚这一干就是24年。

在蒋诚看来,组织这是信任他,才把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重任交给他,所以自此之后,蒋诚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或是用广播给大家讲述养蚕的知识,或是奔走在乡间,用大喇叭给乡亲们解答养蚕出现的难题。

蒋诚的儿女回忆称:“父亲每天都离开得很早,很多时候,我们都见不到自己的父亲,想念父亲时,也只能在远处听听他在广播中的声音。我们都知道,他不是不爱我们,只是他的工作太忙,无暇顾及我们。”

如果只是这样,凭着这门手艺,蒋诚的生活或许也不会太差,虽然不算是富裕,但至少吃穿是不愁的,然而他后续的一个行为却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彼时蒋诚的儿子蒋明辉已经长大成人,并找到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在一天傍晚他回到家后却发现之前父亲正闷闷不乐地坐在家中,见此情景,蒋明辉非常疑惑这是怎么了呢?

面对儿子的疑惑,蒋诚吱吱呜呜地询问“你现在还有多少钱?”

听到蒋诚的问题,蒋明辉心中咯噔了一下“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这时的蒋明辉心中已经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父亲给他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当年修路的钱,是父亲贷款得来的。

事情发生在几年前,当时他们乡镇干部说要给他们修路,并提供了一笔钱。

这是一件好事,热心且有修路经验的蒋诚自告奋勇,成为了带领大家修路的领头人,大家一起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这个工程在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乡亲们干活非常卖力,然而没有想到这笔钱在修路修到一半就不够了。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或许还可以通过乡亲们一起筹款的方式一直进行下去,但它发生的时间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大家连吃饭都是问题,怎么可能会花大价钱,去修一条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好处的路呢?只有“傻子”会做这样的事情!

蒋诚就是那个“傻子”,即便已经退伍,为人民效劳,替百姓谋福祉的理念依然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他知道修路对百姓们的重要性,在其他人都想要离开时,他叫住了他们。

“大家继续工作,钱的事情我来解决!”蒋诚冲着乡亲们说道。

这句话说得轻巧,实际上的困难只有蒋诚一人知晓。大家只知道,在后续的工程中,蒋诚如他所言一般,包揽了所有的修路费用。

蒋明辉盘算着家里的存款,他们一家人存下了1000元,这还是大家省吃俭用下来的成果。

他询问父亲“欠了多少钱?”

“2400”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这么多年他们那么努力也只存下了1000元,2400元他们究竟要怎么还?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当时的蒋明辉已经和一个女孩谈了三年的恋爱,眼看就要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本来他们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未来,但现在蒋明辉不得不卖掉自己的房子,动用所有的存款,并向其他人借一大笔钱,去偿还父亲欠下的钱。

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根本不敢跟自己的女朋友讲,然而纸毕竟是包不住火的,女朋友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并质问蒋明辉,为什么要怎么做?

能为什么呢?当然是父债子还,年纪已经大了的蒋诚根本不可能独自还完这么一大笔钱,蒋明辉也不可能丢下自己的父亲不管。就算是再难受,这笔钱也必须由他来出。

面对这样的事情,女孩既生气又委屈,一气之下,她离开了他,独自一人前往城里打工。

然而,她毕竟是一个善良的姑娘,对蒋明辉也是有感情的,在冷静之后,她还是被蒋明辉打动,决定原谅他,不久之后,两人便结了婚。

不过因为蒋明辉没有房子,他们在新婚之初只能住在女方的家里。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图|蒋诚一家合影

找到英雄

事情的改变是在36年后,也就是1988年。

这一年中极为普通的一天,一位工作人员正在重庆市合川的档案室中整理档案袋,在这个过程中,他偶然发下了一份老旧的档案袋,在昏黄的纸张上,他看到上面标着《革命军人立功喜报》的字样。

很明显,这是一份要交给军人的光荣信物,那为什么它没有被寄出去呢?工作人员对它起了兴趣。

这份档案来自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记录的是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争中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功的英雄,而英雄的名字,叫做蒋诚,但奇怪的是,它的背后写着查无此人。

这样的荣誉怎么能不被收到呢?工作人员不敢耽搁立刻上报了领导。

这件事引起了大众的轰动,大家都没有想到,民间竟还隐藏着这样一位英雄人物。领导也对此极为重视,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位英雄。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图|蒋诚的立功喜报

大家信心满满地出发,却一直都未能找到任何关于蒋诚的线索,直到一位工作人员在误打误撞之下,遇到了蒋诚弟弟蒋启鹏曾经的校长。

这位校长对蒋启鹏印象很深刻,因此也记住了他的哥哥蒋诚这个名字,在工作人员询问他时,过了一会他便想起了这个人物。

他不知道他认识的蒋诚是否就是那个英雄,于是他看了一眼工作人员拿来的档案,这下他对两人就是同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把握。

档案上英雄所处的地址是兴隆乡,而蒋诚现在就居住在隆兴乡,两者之间只是书写的顺序调换了一下而已,会不会是因为工作人员写错了呢?

这样想着,他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其他人。

大家一听,认为确实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秉持着去看看也不会怎么样的态度,大部队来到了蒋诚的家里。

经过比对,大家确定这就是曾经的那位英雄,大家赶忙把档案交给蒋诚。正当大家都以为他会露出激动的情绪,没有想到蒋诚却只是看来一眼,然后便轻描淡写地把它放进抽屉里。

1988年,一封写错地址的立功喜报,让隐姓埋名36年的英雄暴露身份

在工作人员问他有什么需求时,蒋诚平静地表示,自己有一门养蚕手艺,平时以此为生,虽然不算富裕,但却也不会饿死,而且这样的生活很悠闲,他很满意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其他帮助。对于曾经的苦难,以及修路欠款掏空了家底的事情,他只字未提。

在他的观念中,自己已经非常幸运了,他曾经表示,当时有那么多战友死在了战争之中,他能够活着回到家乡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哪能要求更多的东西呢?他有手有脚的,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解决,不需要给国家添麻烦。

这就是一位革命先烈的素养,在被组织找到之前,他从来只当自己是一个普通老人,甚至因为那悲天悯人的性格,他还会遭到一些误解。对于这些,但他从未想过去进行争辩,而是以自己的言行影响众人。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下,蒋诚儿女的品格也非常不错,无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种田,他们总是秉承着老实本分的原则,从不会想着依靠其他人,也从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情。“这么多年来,我们兄弟姐妹都是靠着自己实力生活,从未想过要找父亲帮忙。”

真正的英雄就算曾经经历过辉煌,也从不会过分沉溺在荣耀之中,随意吹嘘自己的曾经。他们也从不会自傲,只会在平凡的岁月中,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在你知道他曾经的故事之前,他或许只是路上一个普通的老人而已。于他们而言,国泰民安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继续阅读